首页> 中文学位 >甘肃桃抗南方根结线虫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6h】

甘肃桃抗南方根结线虫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1 引言

1.1概述

1.2根结线虫

1.2.1危害

1.2.2分布

1.2.3对桃的危害

1.2.4抗根结线虫基因

1.3分子标记技术

1.3.1遗传标记的发展

1.3.2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1.3.3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

1.3.4果树育种研究常用的DNA分子标记

1.4基因标记及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1.4.1基因标记

1.4.2遗传图谱

1.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2方法

2.2.1田间抗性鉴定

2.2.2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性标记的筛选验证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田间抗性鉴定结果

3.2提取的桃基因组DNA

3.3 SRAP反应体系的优化

3.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3.4.1 SSR方法扩增出的条带类型

3.4.2亲本抗南方根结线虫性状的遗传分析

3.4.3 SRAP的条带类型及分析

3.5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3.5.1 SSR方法构建遗传图谱

3.5.2 SRAP方法构建的遗传图谱

3.5.3结合SSR、SRAP方法构建的遗传图谱

3.6抗性标记

3.6.1抗性标记的定位

3.6.2抗性标记的验证

4讨论

4.1田间抗性鉴定

4.2作图群体大小

4.3桃连锁群饱和度

4.4连锁群的数目

4.5抗性标记的距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桃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果树之一。根结线虫病是常见的危害桃正常生长的一种重要病害,选育抗性砧木是预防此类病害的主要途径,寻找与抗根结线虫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桃树育种和抗根结线虫机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对南方根结线虫免疫的红根甘肃桃和对南方根结线虫高感品种贝蕾及其杂交所得的BC1代190株实生群体为试材,通过SSR,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抗南方根结线虫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并构建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以期对培育或选育抗根结线虫桃品种以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试验对红根甘肃桃和贝蕾及其随机挑选的190株BC1代群体进行了田间南方根结线虫卵块的接种鉴定,经过精细管理,最终BC1群体中有107株感染南方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感,83株没有被侵染,表现为免疫,鉴定结果符合1:1孟德尔遗传规律。 (2)以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去除RNA后作为SSR,SRAP分析的模板。试验建立了适合桃SSR,SRAP分析的PCR反应体系,SSR体系为:模板DNA1.0μL,10×buffer(MgCl2)1.0μL,dNTP0.6μL,上下游引物各(10mM)0.35μL, TaqDNApoierase(5u/ul)0.2μL,ddH2O6.5μL,共计10μL。SRAP体系为模板DNA1.0μL,10×buffer(MgCl2)2.0μL,dNTP0.6μL,引物各(10mM)0.3μL, TaqDNApoierase(5u/ul)0.2μL,ddH2O5.6μL,共计10μL。 (3)从BC1群体中挑选5个感病单株和5个免疫单株分别构建感病和抗病基因池,用135对SSR引物和64对SRAP引物对红根甘肃桃、贝蕾、基因混合池进行筛选,得到39对SSR引物和43对SRAP引物符合遗传规律和实验要求,经扩增电泳并统计分析后,共得到141条差异明显的扩增条带,最终构建出一个覆盖全部8条染色体的较紧密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为1267.3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58.4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3.2 cM。 (4)结合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将红根甘肃桃抗南方根结线虫的基因定位在第二条染色体的顶端,并获得了与抗性基因距离为4.7 cM的抗性标记。 (5)用筛选出的特异引物在目前抗南方根结线虫性已知的桃品种上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抗性品种在95bp的位置都有一条明显的条带,而不抗根结线虫的品种没有此条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