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生存的别样书写——廖辉英小说创作研究
【6h】

女性生存的别样书写——廖辉英小说创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廖辉英的女性价值观和文学创作观

第一节 女性价值观探析

第二节 文学创作观分析

第二章 女性生存困境的文学呈现

第一节 女性自处困境的呈现

第二节 对两性相处问题的独特发掘

第三节 “可行路径”的探索

第三章 廖辉英小说的通俗化特性探究

第一节 对女性凡俗人生的呈现

第二节 “小团圆”式的结局

第三节 语言的通俗化

第四章 通俗化的创作尝试及其评价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正面效应

第二节 通俗与严肃:孰消孰长?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廖辉英1982年以《油麻菜籽》开始文学创作,之后又有《不归路》、《蓝色第五季》、《盲点》等作品陆续问世,被看作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廖辉英的小说以表现女性生存困境为主题,注重反映女性日常生活真相,在艺术手法上采用通俗平易的写实手法,显示了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创作的典型风格。然而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因应时代环境的变化,女性主义创作趋向多元发展,廖辉英的创作也因上述两方面的缘故被贴上了“通俗小说”的标签。本论文拟从主题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廖辉英的创作进行研究,尝试还原其创作的历史环境,给廖辉英小说合理的文学史定位。廖辉英的小说真实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时代对女性解放的要求,同时,其艺术手法的通俗化与其为女性代言的创作理念是相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廖辉英的小说在艺术策略上的确存在失当之处。如何因时制宜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是值得作家花费精力思考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