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立新的不脱钙包埋法并应用于研究FGF-2,FGF-β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6h】

建立新的不脱钙包埋法并应用于研究FGF-2,FGF-β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相关研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1)建立一种更简便、省时的低温不脱钙骨组织包埋技术。 (2)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在人类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分析它们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FGF-2与TGF-β<,1>的成骨作用。 方法:(1)取大鼠双侧股骨的远端三分之一及人的髂骨、椎骨和股骨头活检组织各一块,将每块人骨活检组织分为两等份。一份及大鼠的右侧股骨用Erben报道的低温塑料包埋方法(简称旧法)进行包埋,另一份及大鼠的左侧股骨用改进的新方法(简称新法)进行包埋。制片后分别行Goldner’s三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检测骨组织中FGF-2蛋白和mRNA,比较两种包埋方法的效果。 (2)选定受试对象,测量腰椎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及正常对照组。取髂骨活检标本,新法不脱钙包埋后,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并比较三组间参数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观察骨组织中FGF-2与TGF-β<,1>蛋白的表达特点,检测不同组间蛋白表达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新法明显较旧法简便、省时,且聚合时无气泡形成;其染色后的形态学质量、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的效果均不亚于甚至更优于旧法。 (2)骨质疏松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骨小梁与全部骨组织体积之比(TBV/TTV)、骨小梁厚度(Tb.Th)及骨小梁数目(Tb.N)分别下降了(11.25%,28.086um,0.58/mm),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宽了(313.59u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FGF-2蛋白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与骨髓细胞的胞浆。骨质疏松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GF-2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分别为(12.21)与(94.82),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TGF-β<,1>蛋白主要表达于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胞浆。骨质疏松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分别为(13.00)与(69.3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FGF-2蛋白和TGF-β<,1>蛋白的表达量均与骨小梁与全部骨组织体积之比(TBV/T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呈正相关,与骨小梁分离度(TB.Sp)呈负相关。 (6)FGF-2蛋白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P<0.05)。 结论:(1)改进后的新包埋方法是一种简便、省时、有效的不脱钙骨组织包埋技术,能成功地进行大鼠骨和人类松质骨的形态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 (2)FGF-2和TGF-β<,1>在骨组织中都有表达。FGF-2主要由骨髓细胞与成骨细胞分泌;TGF-β<,1>蛋白主要由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分泌。 (3)FGF-2和TGF-β<,1>可能具有促进人类骨形成的作用。骨组织中FGF-2与TGF-β<,1>含量的降低可能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