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转型时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6h】

中国转型时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二)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1.两权分离理论

2.委托——代理理论

3.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1.资产具有高度脆弱性

2.公司治理具有强大的负外部性

3.信息具有高度不对称性

4.产品市场具有不充分竞争性

二、转轨经济与银行公司治理

(一)转轨经济

1.转轨经济的内涵

2.两种不同的转轨方式

(二)中国转轨经济体制环境

1.中国转轨经济与众不同的成就

2.中国转轨经济产生的问题

(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转轨经济中的机遇和挑战

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机遇

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

三、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回顾

1.发布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规范条例

2.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上市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

2.组织架构不完善

3.信息披露不强,公司治理透明度弱

4.激励约束机制不足

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体系

(一)内部治理机制

1.优化股权结构

2.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

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4.引进人才机制

5.构建良好的治理文化

(二)外部治理机制

1.完善市场机制

2.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3.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文献中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从公司治理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学者们对它就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但综合而言,对公司治理内涵的界定,主要是围绕着控制和监督经理人员行为以保护股东利益、保护包括股东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两个主题展开的。中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发展阶段。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向外资开放,这意味着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要与在老百姓心中信誉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相竞争,还要与强大的外资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问题从未显得如此重要和紧迫。回顾银行业改革历程,核心制度的创新应是更为重要、更深层次的。制度安排滞后,目前已构成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的瓶颈。笔者认为,银行业制度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要尽快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公司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本文以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转轨经济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经济环境,提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在转轨经济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提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组织结构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不强、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等弊端。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弊端,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大体上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主要有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组织架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引进人才机制和构建良好的治理文化;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完善市场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