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6h】

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一、前言

二、研究目的

三、材料与方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综述:腰椎后外侧融合的研究新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作为慢性腰腿痛的最主要病因之一,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8%,其包括了临床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痛、退变性腰椎不稳症和腰椎滑脱症、退变性腰椎侧凸与腰椎管狭窄症。其中20~3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后外侧融合术作为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其他脊柱融合术的基础,目前临床应用广泛。随着后外侧融合手术在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手术疗效、影响因素及术后并发症国内外报道仍不尽一致。本次临床研究是针对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所进行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手术患者,了解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动态随访患者评估术后临床疗效,分析手术节段、年龄、术前诊断、随访时长等因素对临床疗效和术后融合率的影响情况,以期待为临床工作做出初步总结和参考。 材料和方法: 以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确诊为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并行后外侧融合术的病例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病历,获得手术相关资料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别于08年1~3月和09年1~3月间通过VAS评分对患者术后腰腿痛情况进行评估,通过JOA和ODI评分来对患者术后日常感觉活动功能情况进行评分。并运用SPSS软件对两次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所复查腰椎X线片进行分析,按Jorgenson腰椎融合评分标准统计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并运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对不同年龄组、术前诊断、随访时间及融合节段数目等对融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融合率的相关因素。 结论: 1.我院于2005~2006年采用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患者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6%。动态随访共75例,其临床疗效优良率82.7~96%,脊柱融合率92%,术后内固定螺钉断裂发生率为2.7%,35例自体髂骨植骨患者取骨区疼痛发生率目前为6.7%。 2.影响术后脊柱融合率的因素为融合间隙数目的多少和随访时间的长短,即融合间隙数目越少,融合率越高;随访时间越长(48月内),融合率越高。 3.融合率与术前诊断、术时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4.临床疗效与术前诊断、融合间隙数目、术后随访时长无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