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局部应用不同浓度胰岛素湿敷对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6h】

局部应用不同浓度胰岛素湿敷对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胰岛素对创面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实验附图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创面处理是烧伤救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积极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对减轻烧伤病人的身心痛苦,降低伤残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面愈合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创面重塑等多个序贯且相互交叉的病理、生理过程,细胞、细胞外基质、炎性介质及多种生长因子均参与其中,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网络调控关系,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的基本要素。以往在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方面已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内容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 近年来有关胰岛素在创面修复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胰岛素作为机体最重要的合成激素之一,以往认为它主要参与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过程。近年的研究发现,胰岛素还具有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刺激创伤皮肤和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合成,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胶原合成之功效,提示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可能起到潜在的积极作用。为此有学者以局部浸润注射或外用胰岛素方式治疗烧伤创面和糖尿病伴皮肤溃烂,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虽然目前胰岛素用于创面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缺乏更深入的机理探讨,特别是有关局部应用的有效浓度以及安全性方面少有报道。本研究以兔深II度烫伤创面为模型,选用四种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溶液,采用胰岛素局部湿敷方法,通过观察用药前后创面组织和血液中糖含量的变化,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综合评价局部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用药浓度,并检测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的含量情况,尝试从不同侧面探讨胰岛素对创面修复的作用机理,旨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 1.模型制作:4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雌雄各半,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重量(2.31±0.26)kg,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于烫伤前1天,剪去其背部长毛,用10%的硫化钠溶液脱毛,清水洗净后,擦干。致伤当天,采用10%水合氯醛溶液(0.4ml/kg)做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固定后预制有孔(孔5.0cm×5.0cm)模版覆盖动物背部,将与恒温水浴(温度为98℃)相通的塑料袋放置其上,持续时间12s,造成动物背部两侧各2个5.0cm×5.0cm的深II度创面(创面经病理切片证实)。 2.创面用药方法:A组,创面治疗药物为生理盐水;B组,创面治疗药物为4mU/L普通胰岛素溶液;C组,创面治疗药物为40mU/L普通胰岛素溶液;D组,创面治疗药物为400mU/L普通胰岛素溶液;E组,创面治疗药物为4000mU/L普通胰岛素溶液,每组动物创面均用饱含治疗药物的纱布湿敷,外加无菌保湿贴膜覆盖,创面每天更换敷料一次,直至创面愈合。各组动物均单独喂养,自由饮水、进食。 3.检测指标和方法:观察动物左侧背部2个创面,分别于伤后3、5、7、10、14、18d用透明膜描记加称重法计算愈合率,记录其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准);于伤后1、3、5、7、14d取动物右侧背部创面组织,称重后做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根据组织块重量调整上清液量和组织块重量比例至1ml:1g,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EGF浓度,用氧化酶法检测上清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伤后每天取动物耳缘静脉血,用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浓度;分别于伤后1、3、5、7、14d及创面愈合时取动物右侧背部创面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后做光镜病理学观察。 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愈合时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分析;愈合率、创面组织生长因子含量、血糖浓度和创面组织糖含量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进行分析,以双侧α=0.05作为检验水准,检验标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创面组织糖含量和对应时相点的血糖数据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处理。 结果: 1.创面愈合时间:各组创面愈合时间D组最短,为18.75±2.66d,A组最长,为23.63±1.51d,两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余三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B组22.13±2.70d,C组19.38±2.88d,E组19.38±3.16d,各组间两两比较,C、D、E组创面愈合时间与A、B组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 2.创面愈合率:各组创面愈合率E组最高,为46.83±0.40%,A组最低,为37.39±0.39%,两组间创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余三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B组42.64±0.20%,C组44.79±0.42%,D组45.71±0.38%;各组间创面愈合率两两比较,除伤后第3天各组创面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外,伤后其余时相点,均有明显差异(P<0.05)。 3.创面组织中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各组创面组织中EGF含量D组最高,为10.99±0.12ng/g,A组最低,为5.21±0.09ng/g,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余三组创面组织中EGF含量分别为:B组8.24±0.07ng/g,C组9.54±0.10ng/g,E组10.66±0.06ng/g,各组创面组织中EGF含量两两比较,伤后各时相点,均有明显差异(P<0.05)。 4.血糖浓度及创面组织中糖含量的变化:同组标本不同时相点之间血糖浓度无显著性差异(F=1.203,p=0.287,P>0.05);相同时相点各组间血糖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组标本不同时相点之间创面组织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F=0.298,P=0.874,P>0.05);相同时相点各组创面组织糖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处理,显示血糖浓度和创面组织糖含量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两者Pearson相关系数r=0.994(P<0.001(双侧),n=200)。 5.组织病理学观察:对照组A组总体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未见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愈合创面表皮层次少,各层组织结构不清晰,胶原排列紊乱。各治疗组中除B组外,各组总体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可见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愈合创面表皮层厚度增加,各层结构清晰,钉脚数量多,分化良好,胶原排列整齐。B组总体表现为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较A组轻,未见表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愈合创面表皮层次少,各层组织结构不清晰,胶原排列紊乱。 结论: 1.局部应用胰岛素湿敷对全身血糖变化无明显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2.局部应用胰岛素湿敷对兔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局部应用胰岛素湿敷可增加创面组织EGF含量有关。 3.局部应用胰岛素湿敷可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4.局部应用胰岛素湿敷治疗兔深II度烧伤创面,浓度为400mU/L时治疗效果最佳,其疗效存在药物剂量一生物效应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