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不同强度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影响
【6h】

早期不同强度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首都医科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1实验对象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脑卒中后失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观察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早期语言治疗的疗效,探讨早期不同强度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了解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发病时间、失语症严重程度与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关系。 方法:45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入选此项研究,同意语言治疗的25例患者组成治疗组,并随机分为高强度组13例和中等强度治疗组12例,高强度组接受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周5天,持续4周的语言治疗,并在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中等强度组接受每次30分钟,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8周的语言治疗。另外20例不做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为对照组。三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价患者的语言功能,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和组间失语商(AQ)的差异。所得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包处理,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卒中类型的患者治疗8周前后AO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失语症恢复程度和年龄无相关性,与发病时间、失语症严重程度相关。各组治疗4周、8周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AQ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8周前后,高强度组、中等强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AO差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高强度组治疗4周前后与中等强度组治疗8周前后AQ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组停止语言治疗后4周随访至8周与中等强度组治疗8周前后AQ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程度和性别、卒中类型、年龄无关,发病时间、失语症严重程度是影响脑卒中后失语恢复的因素。早期无论是高强度还是中等强度的语言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早期语言治疗对脑卒中后失语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短期内高强度语言治疗的疗效优于持续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语言治疗,但停止治疗后短期内疗效未能持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