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腹部游离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6h】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腹部游离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皮瓣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大鼠腹部游离皮瓣对皮瓣存活的影响,探讨rhGH对皮瓣下血管形成的调节作用,为深入了解rhGH在皮瓣成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20只,雌雄不拘,体重350~400 g。将动物随机分为rhGH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于大鼠腹部正中设计双侧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联合轴型皮瓣,皮瓣两侧位于腋前线,上界位于胸前,皮瓣下界位于耻骨上方。于皮瓣右侧部分(结扎血管侧)设计两排共10个注射点,rhGH组注射剂量为rhGH0.1 IU/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总量为1 ml,用微量注射器(临床皮试用1 ml微量注射器)分别给予每个注射点在皮深筋膜下注入0.1ml,间隔1cm。同理,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方法及剂量相同于rhGH组;按设计用刀沿画线切开皮瓣远端达深筋膜浅层,先分别游离出双侧腹壁下动静脉,再在深筋膜与肌膜间作切开分离,然后掀起皮瓣,结扎并切断右侧腹壁下动静脉,将左侧腹壁下动静脉标记后切断,形成左腹壁下动静脉的大型游离皮瓣,皮瓣原位用4-0丝线间断缝合,保证皮肤对合良好,留下皮瓣左下方皮肤暂不缝合留做吻合血管使用,用11-0无损伤缝合线吻合血管,先吻合静脉,再吻合动脉,吻合好动脉后松开血管夹,见血管有血流通过,皮瓣颜色逐步红润,再缝合左下方皮肤,用红霉菌软膏涂抹创缘。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坏死情况,分别于术后第7天测量两组皮瓣成活面积,计算皮瓣成活百分率;于第14天在成活区与坏死区交界处切取标本,做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于光镜下观察组织新生血管、肉芽组织增生等情况。再做免疫组化(SP法)分析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结果经采用Leica Q500MC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电脑图像分析,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 1.大体观察术后第7天观察,rhGH组的皮瓣坏死面积较生理盐水组小,生理盐水组皮瓣较实验组坏死严重,坏死部分位于皮瓣远端偏右侧;术后14天,皮瓣成活部分与坏死部分界限清楚,成活皮瓣收缩明显,部分坏死皮瓣硬痂已与基底创面分离脱落,基底为肉芽创面,生理盐水组皮瓣创面水肿、炎性渗出较rhGH组严重。 2.皮瓣存活面积及成活率检测术后第7天,rhGH组及生理盐水组的皮瓣存活面积分别为47.65±3.93 c㎡和29.97±2.89 c㎡,rhGH组皮瓣最大及最小存活面积分别为52.38 c㎡及39.64 c㎡,生理盐水组皮瓣最大及最小存活面积分别为36.51 c㎡及26.39 c㎡;rhGH组与生理盐水组皮瓣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4.00±4.96%及52.40±5.99%。rhGH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病理组织学检查 rhGH组皮瓣成活区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生理盐水组成活区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低于rhGH组。 4.VEGF蛋白检测标本VEGF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rhGH组的皮瓣分布较多棕黄色颗粒的VEGF免疫阳性细胞;而在生理盐水组VEGF免疫阳性细胞分布稀疏。 5.血管密度检测从皮瓣标本切片上检测血管密度,rhGH组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29.35±2.52个和18.15±2.69个,两组对比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hGH局部皮下注射可明显降低大鼠腹部游离缺血皮瓣坏死率,促进皮瓣成活,可能使皮瓣中段组织内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增加,能提高皮瓣组织的血管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皮瓣下血管形成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