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TIRPAT模型下青岛市农业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6h】

基于STIRPAT模型下青岛市农业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农业碳排放基本概念

2.2 基础理论体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岛市农业碳排放估算及制约因素

3.1 研究地区发展概况

3.2 碳排放估算方法的选择

3.3 各变量碳排放的估算

3.4 青岛市碳排放强度

3.5 青岛市农业低碳排放存在的制约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岛市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介绍

4.2 变量的选择

4.3 Johansen-Juselius检验

4.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下的Granger因果检验

4.5 IRF脉冲响应函数

4.6 方差分解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青岛市农业生产低碳减排的建议

5.1 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转变作业方式

5.2 深入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改革

5.3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低碳意识

5.4 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

5.5 完善法律体系,强化保护力度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机的应用为我们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能源消费这个概念随之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展经济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能源使用越来越频繁。这就造成了现在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上升。碳排放的过度增加会导致气候问题的加剧,而气候的变坏则会进一步抑制我们经济的发展,造成一些列的恶性循环。农业作为一个受环境影响制约较大的产业,对于气候问题的感应非常灵敏。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这个角度,研究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形成良好的经济与环境互动关系,是现在主流研究的一个热点。青岛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地区,更应该积极应对农业生产中低碳减排的问题。因此本文将视角立足于青岛市,结合青岛市现有的数据,选取了农业劳动力人口数、机械化水平、人均GDP和城镇化率等多个指标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农业劳动力人口数、机械化水平、人均GDP、城镇化率对农业碳排具有长期的协整方程式,即农业劳动力人口数和城镇化率每提高1%,农业碳排就提高6.162086%、0.683638%;而机械化水平和人均GDP每提高1%,农业碳排就下降1.805883%、0.402477%。这为我们如何做好农业中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思路。其次,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它们是引起农业碳排的Granger原因。然后我们对短期内加入两种随机扰动项,分别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各因素对农业碳排的影响。
  整体来看,青岛市农业碳排处于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效应(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生产不经济行为大大减少。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寻找出农业生产中合理的低碳减排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