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变化
【6h】

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南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英文缩略词表(Abbrreviation)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人工全髋表面转换技术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并探讨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假体周围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 方法:选取鸡龄10个月的三黄鸡70只,体重1.25—1.75kg。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左侧行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右侧不进行手术。分别于术后2、4、6月,共3批各处死20只。通过大体观察、X线摄片、HE染色光镜及扫描电镜四种观察方法,从组织学、形态学角度研究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对正常股骨头的影响。 结果:①大体观察显示,仅1例标本于术后6月大体可见股骨假体边缘与股骨颈外上方交界部位出现明显的股骨颈切痕,但骨皮质连续。其余大体标本在各时间点,均未发现有假体松动、明显的股骨头坏死及深部感染的迹象。②X线观察显示,术后2月发现1例于股骨颈外上方部位有切迹,术后6月更为明显但未发生股骨颈骨折及股骨侧假体的松动。③光镜观察显示,所有标本在非临近骨水泥界面的股骨头、颈骨组织部位的骨陷窝空虚率均未超过股骨头坏死的标准。于各时间段,手术侧和对照侧的骨陷窝空虚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手术侧按时间段进行比较也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④电镜观察显示,术后6月手术侧在邻近股骨杯下缘的股骨颈横截面上,其前上方部位的松质骨中骨小量数目与对照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较之明显减少。将手术侧按时间段进行比较,2、4月均和6月之间在该部位的骨小梁数目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本身不会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并发症,但在在邻近股骨杯下缘的股骨颈横截面上,其前上方部位的松质骨存在着骨丢失现象,可能是由于应力遮挡效应所致。通过术前的恰当选择病例、术中的改善技术操作及术后的慎重护理可避免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这类并发症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