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CGMCC2809)WANG_1297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
【6h】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CGMCC2809)WANG_1297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开菲尔粒及乳酸菌

1.1.1 开菲尔粒与雪莲菌

1.1.2 开菲尔粒的菌相分布

1.1.3 开菲尔粒中的乳酸菌

1.2 乳酸菌胞外多糖

1.2.1 胞外多糖的生理功能

1.2.2 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

1.3 马奶酒样乳杆菌及其胞外多糖研究概况

1.3.1 马奶酒样乳杆菌基本特征

1.3.2 马奶酒样乳杆菌胞外多糖

1.3.3 马奶酒样乳杆菌ZW3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3 主要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质粒及引物

2.1.2 试剂

2.1.3 工具酶及DNA、蛋白质Marker

2.1.4 抗生素

2.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2.1.6 培养基

2.1.7 标准溶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EPS基因的半定量RT-PCR分析

2.2.2 基因WANG_1297编码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2.2.3 基因WANG_1297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2.2.4 基因WANG_1297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2.2.5 WANG_1297编码蛋白功能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EPS基因半定量RT-PCR结果

3.1.1 产糖曲线测定

3.1.2 半定量RT-PCR结果

3.2 基因WANG_1297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同源性搜索与分析

3.2.2 WANG_1297蛋白的理化特性分析

3.2.3 WANG_1297蛋白保守功能区分析

3.2.4 WANG_1297蛋白空间结构预测

3.2.5 WANG_1297蛋白跨膜结构域分析

3.2.6 WANG_1297信号肽分析

3.3 基因WANG_1297的表达量分析

3.3.1 基因WANG_1297的荧光定量PCR结果

3.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验证

3.4 WANG_129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4.1 WANG_1297基因的扩增

3.4.2 重组质粒的快提验证结果

3.4.3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3.4.4 重组蛋白表达

3.4.6 蛋白活性测定

4 结论

4.1 EPS基因簇基因的半定量分析

4.2 WANG_1297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WANG_1297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4 WANG_129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乳酸菌是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胞外多糖(EPS)是其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发现,乳酸菌胞外多糖有很多保健功能。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一般来说都比较低,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如何提高乳酸菌胞外多糖产量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对于产糖机理的研究正是提高胞外多糖产量的关键。
  本实验室对马奶酒样乳杆菌ZW3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分析得到一段14.4kb的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簇,包含17个与胞外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WANG_1283~WANG_1299,分别编码多糖合成调节基因、聚合基因、糖基转移酶基因等。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对EPS基因簇各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WANG_1283、WANG_1285、WANG_1293三个基因在选取的六个时间点表达量变化不大;WANG_1284、WANG_1286、WANG_1287、WANG_1288、WANG_1290、WANG_1291、WANG_1292、WANG_1294、WANG_1296、WANG_1297、WANG_1298、WANG_1299这十二个基因在菌体生长的50h、60 h(产糖量上升阶段)表达量最高,推测这些基因在多糖聚合过程中起作用;基因WANG_1289随着菌体生长时间表达量持续升高,在菌体生长的80 h(产糖后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在胞外多糖合成后期起作用;基因WANG_1295在开始10h即有大量表达,30h有所下降,到50~72h表达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到80 h又有所下降,呈现出表达量的高低变化。
  本实验从EPS基因簇中选取一个在菌体生长过程中表达量变化明显的基因WANG_1297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WANG_1297基因在胞外多糖合成中的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WANG_1297编码的蛋白属于Fer4_NifH蛋白超家族,具有ATP结合结构域,同时还有eps_fam多功能位点,这些基因位点与荚膜多糖的生物合成相关,跨膜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为胞内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得出其在多糖合成旺盛阶段表达量最高;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表达了WANG_1297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实验,得出该蛋白并没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推测其是通过结合多糖复合物而实现多糖链聚合。
  综上所述,WANG_1297蛋白没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很可能是通过参与多糖复合物的形成来负责多糖链的聚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