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10国道辅线K49+010~K58+140段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
【6h】

110国道辅线K49+010~K58+140段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本课题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探讨

1.2.1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边坡治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边坡稳定性及其治理方面存在问题探讨

1.3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预期目标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1.3.3预期目标

附图

2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2.1研究区环境简况

2.1.1气象特点

2.1.2水文简况

2.2研究区地质简况

2.2.1地形地貌

2.2.2地层岩性

2.2.3地质构造

2.2.4水文地质条件

2.2.5地震及新构造运动

3边坡病害类型划分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1边坡病害类型划分

3.1.1划分标准

3.1.2类型划分

3.2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3.2.1内在因素分析

3.2.2外在因素分析

3.2.3沿线边坡病害类型主控因素分析

4 K57+411~K57+536段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

4.1工点简况

4.2定性分析评价

4.3定量分析评价

4.3.1极限平衡分析法稳定性评价

4.3.2 FLAC3D数值分析法边坡稳定性分析

4.3.3两种评价方法结果对比

5 K57+411~K57+536段边坡防治设计

5.1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5.2边坡防治设计原则

5.2.1基本防治思路

5.2.2防治设计原则

5.3边坡防治设计

5.3.1拟定防治方案

5.3.2主要设计计算

5.4边坡防治工程效果分析

6结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边坡病害防治的基础。为了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山区基本建设的需要,以110国道辅线K49+010~K58+140段边坡为例,系统探讨人工边坡特征、病害特征、病害机理,进而探索边坡病害综合防治途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研究基于岩质边坡展题,利用系统工程地质调查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研究区边坡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包括: (1)在实际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研究区边坡变形破坏的5种类型:坡面溜坍、危岩落石、崩塌、坍塌和滑坡,探讨了其变形模式、破坏机理; (2)提出了研究区岩质边坡变形破坏主控因素是坡体贯通发育的节理和断层破碎带,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应用于模拟计算; (3)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K57+411~K57+536段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用FLAC3D对该边坡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变形区进行模拟,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 (4)基于机理认识、模拟计算,提出了岩质边坡的一般防护方案。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治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亟待解决,本研究虽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边坡自身的复杂,本研究成果仍是初步的,粗浅的,还需要不断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