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CT灌注研究
【6h】

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CT灌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对照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CT灌注成像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在头颈部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0例头颈部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行术前及术后的脑CT灌注成像。比较术前、术后的灌注伪彩图的变化。通过与选定的参考区域灌注值比较的方法对支架血管直接供血区和非直接供血区术后的灌注参数进行标准化计算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并分别与术前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达峰时间(tine to peak,TTP)进行比较。对术后灌注参数的变化与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术后狭窄改善率做相关性分析。比较术前灌注伪彩图有损伤的责任血管供血区和无损伤组的灌注参数的变化。计算非直接供血区术前、术后达峰时间和脑血流量的Bland-Altman一致性范围。使用一致性范围评价直接供血区术前、术后灌注参数的变化,分析超出范围的供血区。 结果:术后灌注伪彩图有肉眼可见变化的患者5例。直接供血区组术后rTTP、rCBF与术前TTP、CBF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rTTP(95.99±20.60)较术前TTP(100.22±22.45)降低,rCBF(18.32±4.97)较术前CBF(17.72±4.38)增高;非直接供血区组术前、术后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CBF的变化量与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呈弱的正相关关系,r=0.323(P<0.05),TTP的变化量则与术前责任血管狭窄率呈弱的负相关关系,r=-0.493(P<0.O01)。术后责任血管有损伤组TTP变化较无损伤组更明显(P<0.05)。非直接供血区TTP及CBF的Bland-Altman一致性范围分别为(-6.60 s×10-1,5.35 s×10-1)(差值法)和(0.83,1.33)(比值法)。超出TTP一致性范围下界的直接供血区15个;超出CBF一致性范围的直接供血区1个。 结论: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可对头颈部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进行定量评价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根据支架置入部位灵活选择参考区域计算相对灌注参数拓展了CT灌注成像在头颈部支架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范围。术前灌注图象的判读有助于支架患者的筛选。使用Bland-Altman一致性范围对直接供血区的灌注参数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灌注图象的判读能更好的发现支架带来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