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CT评价研究
【6h】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CT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结 果

2.1TACE术前PHCC的CT表现

2.2TACE治疗后PHCC的CT检查结果(1)

2.2TACE治疗后PHCC的CT检查结果(2)

2.3PHCC经TACE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2.4统计分析

讨 论

小 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后的无创影像学评价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 谢

统计学审稿证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公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如何准确评价TACE疗效,控制残余癌瘤,对提高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探讨CT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临床确诊PHCC并行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所有PHCC病例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32~73岁,中位年龄45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8例,B级22例,患者均无明显黄疸和腹水,无远处转移。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经腹腔动脉超选肝固有动脉造影后行TACE治疗。CT检查采用SIEMENS公司SOMATOM PLUS4螺旋CT或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采用MEDRAD公司CT专用压力注射器,CT造影剂为300mgI/ml的碘海醇或优维显。利用PACS网络工作站观察和测量治疗前后病变形态、大小、碘油沉积及CT增强表现,并与相映的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对照。根据PHCC大体形态分为①巨块型②结节型③弥漫型。根据TACE术后碘油在癌灶沉积的最终形态分为①完全型②斑片型③稀少型。依据WHO对实体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为①完全缓解②部分缓解③稳定或无变化④进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x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PHCC的CT表现为平扫呈低密度,少数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肿块内可见低密度无强化坏死区。100例中巨块型(包括巨块卫星型)70例;结节型(包括结节融合型)30例。30例结节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8例,斑片型2例,70例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CT表现为完全型20例,斑片型40例,稀少型10例。30例结节型肝癌经1次TACE后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2例,70例巨块型肝癌经1次TACE后20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40例,进展10例。结节型肝癌与巨块型肝癌TACE术后的CT表现及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T能准确显示治疗前后肝内病灶大小和数量的变化、碘油沉积形式、血管受累、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脏器转移情况,是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疗效的有效方法。肝癌TACE术后CT复查时间以4周左右为宜,可以明确分辨肝癌和正常肝组织,直观了解肿瘤的供血血管、侧枝循环的来源和解剖关系,指导制定完善的再次介入治疗方案。肝癌栓塞后碘油沉积量与肿瘤坏死呈明显正相关。结节型肝癌TACE后CT表现以完全型为主,近期疗效好,巨块型肝癌TACE后可表现为完全型、斑片型及稀少型,完全型近期疗效好,斑片型、稀少型TACE近期疗效不如完全型,需再次行TACE治疗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肝癌TACE术后复发首先出现在肿瘤边缘,CT复查需特别注意肿瘤边缘的碘油缺失处。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发现病灶都具有决定性作用。磁共振DWI和PWI能为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