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
【6h】

共生性师生关系——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理论目的

2.实践目的

(二)研究内容

1.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揭示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

3.共生性师生关系的基本框架

4.共生性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一、师生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者研究的状况

1.教育社会学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

3.德国教学论流派中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

(二)我国学者研究的状况(建国以来)

1.50年代—90年代

2.90年代至今

二、人的存在作为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

(一)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

1.师生关系研究的逻辑起点

2.师生关系的认识基础

(二)人的存在与师生关系的演化

1.群体性的存在与古代的师生关系

2.竞争性的存在与近代的师生关系

3.共生性的存在

三、共生性师生关系的基本框架

(一)共生性师生关系的结构和意蕴

1.师生关系的内部结构

2.师生关系的外部结构

3.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关系

(二)共生性师生关系的特点

1.互动

2.平等

3.民主

(三)共生性师生关系的表现形态

1.交往

2.对话

3.体验

(四)共生性师生关系的目的—人的解放

(五)共生性师生关系建构的基础—生活世界

四、共生性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

(一)共生性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界定

1.教育情境的创设者

2.打破权威的教学者

3.学生心理的关怀者

(二)一个中学教师的故事——共生性师生关系存在的佐证

1.吴老师个人简介

2.对生活的体验

3.对教育的理解

4.对教学的理解

5.对学生的理解

6.对教师的理解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在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解读思路的影响下,师生关系被理解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授受关系,更极端地把师生关系变成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