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的研究
【6h】

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一、绪论

(一)问题的由来

(二)权力、权力结构、高校权力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等概念解读

(三)文献综述

1.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

2.关于高校权力结构与运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1.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资料

2.通过整理归类,分析资料

二、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及权力运行

(一)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

1.宏观:学校与政府的权力分配——核心:大学自治

2.中观:学校内部权力配置——核心:教授治校

3.微观: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力(权利)状况——核心: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二)西南联大的权力运行

1.西南联大相关权力主体地位的确立

2.西南联大权力的运行

三、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运行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特点

1.权力结构的扁平化与复杂性

2.权力运行的民主性

3.权力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二)成因分析

1.西方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3.三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4.当时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的促成

四、关于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运行的绩效评述

(一)实然性绩效——实绩

1.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2.管理精简高效

(二)应然性绩效——启示

1.大学管理的功能定位

2.“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分的再思考

3.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被迫南迁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包含其前身“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8月-1938年5月)在内,自1937年8月至1946年7月历时共9年。9年间,西南联大克服了抗战期间的贫困、动荡,建立了卓著业绩,为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 然而,对于这样一所大学,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它的关注与研究尚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拙文试图通过对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情况及其特点、成因的分析,并对其进行绩效评述,以期获得完善当前大学管理的无论是理论层面抑或是实践意义上的些许启示。 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从纵向看,主要表现为学校上与政府、下与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之间的权力关系;从横向看,既有组成联大三校各自相对独立的治校权力,又有联大校务委员会、教授会和专门委员会之间的权力分配。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突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大学精神。而在其权力运行过程中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监督,各个环节都具体体现了这种精神。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在广泛搜集和阅读历史文献和相关著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综合西南联大所处的历史时期、客观环境,以及传统精神、西方文化的影响等诸多背景因素,结合西南联大所取得的丰硕成就,总结出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运行在理念、实践与成效上的高度契合性。并有意识地将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与权力运行,跟当下高校权力结构理论与实践中的探索与争议做比照,以期寻得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裨益和启发之处。 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说明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综述相关研究情况,解读相关概念。第二章从宏观(学校与政府的权力关系)、中观(学校内部权力配置)和微观(教师与学生权力状况)三个层面分析了西南联大的权力结构;从权力的获得与权力的行使两方面阐述其权力的运行。第三章分析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运行的特点:权力结构的复杂性、权力运行的民主性、权力的权威性;并从西方文化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三校精神的传承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因素等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第四章对西南联大权力结构与运行的绩效进行评述,主要从实绩和启示两个角度加以概括和思考,揭示西南联大的权力关系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中关于高校权力结构以及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问题的启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