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技术和反馈对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6h】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技术和反馈对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结构简介

二、文献综述

(一)课堂提问的文献综述

1.课堂提问的定义

2.课堂提问的功能

3.课堂提问的类型

4.课堂提问的技术

(二)教师反馈的文献综述

(三)心理语言互动理论的文献综述

1.输入假说

2.意义协商假说

3.输出假说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步骤

(五)数据收集

四、结果呈现和分析

(一)问题的类型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1.展示性问题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2.参考性问题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二)三种不同的提问技术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1.重新表述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2.探究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3.提示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三)教师的反馈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1.正反馈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2.负反馈对学生口语的影响

五、研究发现和教学启示

(一)主要研究发现

(二)局限性

(三)对教学的启示

1.提问前

2.提问时

3.提问后

参考文献

附录 :SampleTranscript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课堂提问是古老但有效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最常用且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课堂提问一直是国外语言教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国内外众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主要涉及提问的分类((Long&Sato[1]、Brock[2]和Nunan[3]),提问后等候时间(RDwe[4])和提问分配等方面(Nunan[5]),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末才有研究者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实证性研究。总体上看,提问研究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但是对于不同口语水平的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研究,资料不多,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作者作为一线教师,从实际课堂教学出发,从教师提问类型、技术和提问后的教师反馈入手,分析和探讨如何通过对不同口语水平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加本次现场调研的是浙江科技学院英语系08级英语专业4个班中的学生和一名英语教师。通过一次口语测试选出其中的50名学生,分为高口语水平学生组和低口语水平学生组。然后采用自然观察法,利用课堂观察,通过录音忠实记录每堂课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的话语现象,并收集研究数据,然后根据提问的类型、技术、反馈、答题总量、句长、句子复杂度等参数进行分类整理,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目的在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不同的提问类型对于不同口语水平的学生英语口语输出有何影响?2)不同的提问技术对不同口语水平的学生英语口语输出有何影响?3)不同的教师反馈对不同口语水平的学生英语口语输出有何影响?
   本文得出的研究结果是:1)参考性问题更有利于高口语水平学生的口语输出,但是对于展示性问题的回答,两组不同口语水平的学生的口语输出没有显著的差别。2)重新表述和提示技术无论是对高口语水平学生还是低口语水平学生来说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探究法更有利于高口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口语输出。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更多使用的是正反馈。教师对高口语水平学生回答的反馈多采用带有附加问题的正反馈,而对低口语水平学生,多使用简单正反馈和带有详细解释的正反馈;教师使用内隐负反馈远远高于外显负反馈,但两组学生接受内隐负反馈后自我纠错的成功率都不高。数据表明,直接纠错、提示和元语言解释更能有效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使用重铸反馈,但这种负反馈的效果并不显著。
   全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提及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就课堂提问的定义、功能、类型、技术等方面对课堂提问进行了理论性的描述,同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心里语言交互理论和社会语言交互理论;第三章主要展示调查过程;第四章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描绘并呈现研究结果;第五章是相关的发现,讨论及教学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