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增能理论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Z大学为例
【6h】

增能理论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Z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际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增能研究

2.贫困大学就业研究

3.学术评价

(四)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研究框架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二、能力贫困: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一)低经济支付能力难以应对高就业成本

(二)社会资本不足导致了就业竞争中的弱势

1.社会支持网络品质较差,提供的社会资本有限

2.信任与互惠网络规范的总体程度较低,同质性与短期性明显

3.培养和运用社会资本的动机较弱,实际效果较差

(三)消极自卑心理影响了就业行为的有效性

1.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的焦虑心理

2.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3.怨天尤人的迷茫心理

4.听天由命的消极心理

(四)求职技巧不足影响了就业成功率

1.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限制了就业机会

2.求职材料准备和面试技巧缺乏影响就业成功率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能力贫困的基础性原因

1.家庭经济的长期困扰致使贫困生难以安心学习

2.家庭经济困扰造成心理贫困

3.家庭经济困难不利于社会资本积累

(二)社会排斥:能力贫困的关键性原因

1.经济排斥

2.社会关系排斥

3.社会保障制度排斥

4.公共教育排斥

(三)贫困生资助体系未及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

1.物质解困难以缓解高就业成本

2.心理助困制度滞后难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3.能力解困体系缺失不利于就业能力提升

四、赋权增能: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一)个体:提升个体环境控制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

1.消除非理性信念,树立清晰、稳定的就业边界

2.加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控制

3.淡化标签意识,关注优势,提升自信心

(二)学校:完善学校资助体系及增加社会资本

1.完善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

2.强化同质社会资本

3.培育异质社会资本

(三)政府:完善资助政策和规范就业市场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资助政策

2.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公平就业

五、总结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的人数逐年递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据有关部门推算,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将超过700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支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社会排斥等因素频频陷入就业困境。因此,如何顺利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当今社会首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以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能理论为指导,焦聚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以Z大学为研究蓝本开展质性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主要表现为低经济支付能力难以应对高就业成本、社会资本不足导致了就业竞争中的弱势、消极自卑心理影响了就业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求职技巧不足影响了就业成功率四方面。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困境的本质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排斥以及贫困生资助体系未及时关注学生能力提升三方面。其中,家庭经济困难是基础性原因,社会排斥是促使贫困生陷入困境的关键性因素。为此,本文从贫困大学生个体、学校以及政府三方面构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对贫困生大学生进行增能,从而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失能现状以及具体表现;第三部分探究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失能困境的原因;第四部分从增能理论视角下分析社会工作的介入的策略,探讨贫困生的增能路径;第五部分为总结部分,分析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