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管理——以杭州市Y区为例
【6h】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管理——以杭州市Y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产业集聚角度

2.园区管理角度

3.案例分析角度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创新点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一般解析

(一)发展脉络

1.国外发展情况

2.国内发展情况

(二)基本模式

1.根据园区集聚模式分类

2.根据园区依托资源分类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主导要素

1.政府全方位支持

2.政策法规完善

3.多元化投资保障

4.引进创意人才

5.营造资源环境

三、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1.文创产业发展基础

2.文创园区总体情况

3.重点园区发展现状

(二)发展特点

1.发展迅速

2.形式灵活

3.类型多样

4.载体丰富

5.效益初显

四、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存在问题和原因

(一)主要问题

1.园区定位不明确

2.企业准入门槛低

3.人才吸附能力差

4.公共服务不完善

5.品牌尚未形成

(二)原因分析

1.管理体制不顺

2.政策规划滞后

3.人才重视不够

4.公共投入不足

5.园区推广较弱

五、优化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一般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园区长效管理

(二)创新政策体系,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三)重点培养现有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

(四)关注小微企业,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五)鼓励市民参与,营造园区发展氛围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情况调查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和知识的投入为主要资源,以产业化的运作为动力,以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销售为主导,对各个产业具有广泛渗透性和带动性的经济门类。自1990年代以来,它通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意产品的生产,不仅对实现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再造与复兴具有战略功能,对于传承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也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文化创意产业普遍采取了集聚发展的模式。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类型多样的产业集聚模式,后发区域的核心城市也纷纷采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新世纪以来,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热情不断高涨,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迅速蔓延到杭州、南京等二三线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逐渐成为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园区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基本模式,可以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国家,无论是产业环境优化还是人才队伍建设,无论是资本投入还是市场培育,都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投入和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只是简单地把政府的功能与作为视为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一般要素。这一理论关注的态势,显然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现实有较大的偏差,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
  论文以杭州市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个案,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方法,着重探讨了园区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为及进一步优化的思考。
  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要在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研究,需要加强对政府作用和二三线城市的关注。第二部分以梳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脉络和典型园区发展模式为基础,提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离不开文化与产业的融合,离不开政府与民间的合作。后发区域的创意产业园区培育与发展,更需重视政府的作用。第三、四部分以杭州市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考察对象,指出该区文创产业发展具备文化、环境、区位和产业等优势,园区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因政府在园区定位、政策规划、重视人才、公共服务及园区推广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管理不到位、企业准入门槛低、人才吸附力差和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产生。根据这一分析,第五部分为提出Y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优化,需要从加强管理、政策规划引导、人才引进培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氛围营造等五个方面加以突破。最后部分是本文的简要小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