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h】

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Definition of Neologism

2.2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logism and Society

2.3 Research on Neologism in China and Abroad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cription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Neologisms in Word Formation

4.1 Compounding

4.2 Affixation

4.3 Abbreviation

4.4 Old Words with New Meanings

4.4.1 Change of Denotative Meaning

4.4.2 Change of Affective Meaning

4.5 Blending

Chapter Five Neologism as Reflection of Changes in Society

5.1 In Politics

5.2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 In Life Style

Chapter Six Neolog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6.1 Getting EFL Learners Exposed to Current English

6.2 Teaching EFL Leamers Knowledge of Word Formation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7.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语言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作为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表现,从古至今新词不断涌现。由于新词出现晚,意义新,因而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探讨英语新词,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英语新词的构词特点有哪些?
  2.英语新词反映了哪些社会变化?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英汉大辞典补编》(1999)(下文简称《补编》),其合作者之一是我国杰出的词典编纂家陆谷孙先生。《补编》收录的英语新词中70%以上出现于1989年至1998年之间。另外,为了反映最新情况,本文在分析新词时还参考了国内外的权威报刊,如《中国日报》和《卫报》。
  通过对《补编》的分析,作者发现英语新词主要的构词特点是复合法、词缀法、缩略法和语义转换,其中最常见的是复合法和词缀法,两者占了70%。该结论支持了关于新词的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复合词的高频出现可能是因为,理论上它的长度可以不受限制,并且它的组成部分之间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关系。因此,当人们找不到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表达时就选择了相对自由的复合法。现代生活中,由于人们追求简洁、快速,因而缩略法和混合法也是大家在表达想法和观点时的不错选择,两者在《补编》新词中超过了10%。
  英语新词所反映出的社会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科技以及生活方式方面,其中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婚姻及健康等方面。由于当今社会处于电子时代,由cyber-和e-两个前缀组成的英语新词自然不在少数,两者在《补编》高频前缀中分别排在第一和第六位。与生物相关的跨学科研究的出现及发展,使bio-这个前缀在英语新词中占据第二位,比如“生物宇宙航行学”。另外,现代社会对环保和保健不断重视,使eco-排名第十,比如“生态农业”等。
  为了促进外语学习,英语新词的上述特征对英语教学主要有以下启示:推荐学生阅读现代报纸及查阅最新词典,借此熟悉现代英语表达;教授学生构词法知识,尤其是本文统计发现的常见构词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