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省县与市县的“双重空间”格局研究——对浙江省省管县体制的深度思考
【6h】

省县与市县的“双重空间”格局研究——对浙江省省管县体制的深度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1.文献研究法

2.模型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二、浙江省省管县体制改革

(一)浙江模式

(二)浙江模式的体制根源

1.强县扩权改革

2.扩权强县改革

三、浙江省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分析模型

(一)模型思路

1.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融合的理想化曲线

2.渐江省各市县实际的经济海拔曲线

(二)浙江省的经济区经济

(三)浙江省行政区空间与经济区空间的关系组合

1.理想组合:行政区空间和经济区空间完美融合

2.现实组合:行政区空间和经济区空间发展呈现梯度差异

(四)小结

四、省管县体制下“双重空间格局”

(一)省县空间格局

1.省级政府角色定位

2.省管县改革实践的成就

3.省管县体制下省县政府存在的问题

(二)市县空间格局

1.市级政府角色定位

2.省管县体制下市县协同发展

3.省管县体制下市县政府存在的问题

(三)双重空间格局下次中心城市的发展障碍

1.次中心城市发展滞缓

2.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困境

五、浙江省市县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与突破

(一)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关系的合理定位

(二)具体措施

1.撤县(市)设区

2.市县关系内外协调

3.突破现有体制的进一步思考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率先进行了省管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成为了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也正是因为包括了省管县体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所具有的“敢为天下先”精神与实践,浙江省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其成为中国改革的“模范生”,成为推进中国转变的伟大力量。
  浙江省的省管县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县域活力,强势崛起的强县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典型代表,产生了超过40%的中国百强县,从而使浙江省成为我国最富有且城乡差距最小的省份,近乎达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然而,省管县体制改革也有其不利的影响。自省管县体制改革以来,县域不断壮大,部分地市实际上处于被架空的状态,由此也产生了省县与市县之间的双重经济空间关系。经济空间和行政空间所具有的分异和集聚效应,导致浙江省部分区域经济区经济和行政区经济无法较好的契合。通过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分析模型,可以清晰的看出浙江省少数区域所存在的这种双重空间格局。市县之间的发展矛盾影响了区域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存在双重空间格局的区域而言,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设区,协调浙江省市县内外关系,甚至通过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浙江省全域的协同发展。
  鉴于此,文章以构建分析模型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内容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省管县体制、政府间关系、行政区经济和经济区经济等文章所涉及的核心理论。第二部分在结合浙江省省情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模式以及浙江模式的体制根源,梳理浙江省从“零资源起飞”步入到省管县体制改革的过程。第三部分在构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比行政区空间和经济区空间经济海拔的理想化模型和实际模型,要求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化。第四部分主要对浙江省目前省管县体制下“双重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撤县设区鼓励强县经济过渡到强市经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做大做强都市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政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行政区划,健全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更深层次地推动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