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行为特征研究——以42个大班观摩活动为例
【6h】

幼儿园教师音乐教学行为特征研究——以42个大班观摩活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部分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音乐教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相关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音乐教育活动

(二)教师教学行为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四、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方案

(二)编制研究工具

(三)搜集研究资料

(四)分析观察资料

第三部分 结果描述与分析

一、总体概况

(一)总样本分析

(二)按活动类型划分

(三)按省市划分

二、各维度结果描述与分析

(一)音乐学科知识与关于幼儿的知识

(二)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

(三)教师期望

(四)引导幼儿思维参与

(五)支持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

(六)扩展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

(七)评估和教学调整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

一、值得借鉴处

(一)游戏教学明显

(二)关注学习品质

(三)任务意识清晰

二、有待改进处

(一)引导的幼幼互动少

(二)预令与念白不到位

(三)提问的有效性不够

(四)音乐学习综合性弱

(五)反馈及时但乏具体

三、相关教育建议

(一)增加幼幼的互动性

(二)提高预令的恰当性

(三)加强提问的有效性

(四)引导领域的渗透性

(五)提供反馈的具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不适宜教学行为普遍存在,教师们对如何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活动质量困惑重重。据此,本研究以第八届全国幼儿音乐教育年会的42个大班观摩活动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量表对大班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和评分,结合统计数据和教学实例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客观描述所选活动中的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总结出其教学行为特征,根据教师教学行为的薄弱处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加强提问的有效性;提供反馈的具体性;增加幼幼的互动性;引导领域的渗透性。
  研究结果表明,42位组织观摩活动的教师在七大维度中“音乐学科知识与关于幼儿的知识”维度平均得分最高,而“扩展幼儿的音乐理解与表现”维度平均得分最低。按活动类型划分,歌唱活动在“教师期望”维度平均得分最高,而“音乐学科知识与关于幼儿的知识”维度平均得分最低。律动活动与之相反。按省市划分,各省市平均得分最高的维度都是“音乐学科知识与关于幼儿的知识”,平均得分最低的维度并不完全相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活动教师音乐教学行为呈现以下特点:游戏教学明显;关注学习品质;任务意识清晰;提问的有效性不够;反馈及时但乏具体;教师引导的幼幼互动少;音乐学习与其他领域联系不强。
  本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关于幼儿园教师教学行为在实践领域方面的研究,为广大幼教工作者顺利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供实践依据,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基础上改善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过程合理化,提升教学质量。

著录项

  • 作者

    刘桂珍;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学前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秀萍;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音乐、舞蹈;
  • 关键词

    幼儿园; 音乐教育; 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