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研究(1917~1937年)
【6h】

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研究(1917~1937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从发展史的视角,探讨中华职业教育社自身的理论建设和开展的实践活动

2.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3.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中华职业教育社某一具体方面,如社的成员的职业教育思想,开展的具体活动

4.从史料的角度,展现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历史原貌

(三)概念界定

1.中华职业教育社

2.社会团体

3.学术会议、年会(社员大会)、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年会(全国职业教育讨论会年会)、职业学校展览会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社会史研究方法

3.统计分析法

(五)研究内容和思路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六)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一、近代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轫期

2.近代民族工业的进步期

3.近代民族工业的高潮期

(二)实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困境

1.是实业教育,还是“失业教育”

2.普通教育的困境

(三)知识界的职业教育救国运动

(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的传播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届年会的历史考察

(一)社员大会

(二)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年会

三、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届年会的特点分析

(一)组织安排缜密,且不断改进

(二)活动内容丰富,且目的明确、涉及面广

(三)与会人员较多,社员不断增加,且包括各个群体

四、年会活动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理论探讨与职业教育目的、内涵

(二)社员报告与职业教育发展

1.社务报告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发展

2.其它报告与职业教育发展实况

(三)议案、计划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目标和规划

1.职教社社员大会议案、计划

2.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年会议案、计划

3.从热点议题看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

(四)讲演与职业教育认识和推广

(五)职业学校展览会与职业教育成效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1917年5月6日,以蔡元培、张謇、黄炎培为首的一批教育家、实业家和政界名流,共48人,在上海聚集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标志着中国近代第一个以倡导、研究、试验、推广职业教育为职志的全国性的民间教育团体从此诞生。自其诞生那一刻起,即着手解决教育脱离实际、促进教育与职业相衔接的现实问题,并且积极进行着职业教育理论、实践模式以及先进思想的探索与创新,不断地促进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在实践着中华职业教育社团体共同的职业教育理想过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年会是其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通过其年会的开展,可以进行职业教育理论探讨、为政府部门提出议案决案、推广职业教育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对民国时期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历届年会活动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展现其年会活动在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试图为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镜。
  论文主要从近代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背景、历届年会基本概况及内容、年会特点、年会活动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现今职业教育的启示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凸显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并简要说明了研究方法。
  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为近代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的背景,主要通过近代民族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困境、知识界的职业教育救国运动以及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传播等四个方面来阐发,从而呈现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的过程。
  第二部分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届年会的历史考察,主要阐述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届年会的时间、地点、主席(团)及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介绍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的重点内容,历届年会的主要议题或有关结论。
  第三部分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历届年会的特点分析,从组织安排、会议活动内容、与会人员等三方面,具体分析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年会的特点。
  第四部分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活动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从年会讨论与职业教育目的和内涵,社员报告与职业教育发展实况,议案、计划与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目标与规划,讲演与职业教育推广和认识,职业学校展览会与职业教育成效五个方面,分析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年会活动对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五部分为结语。简要阐述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的启示,从发挥利用好会议促进社团的发展,重视民间教育团体对于教育改革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机构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等方面分析,推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