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写作纠正性反馈研究
【6h】

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写作纠正性反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书面纠正性反馈定义

(二)书面纠正性反馈的类型

(三)书面纠正性反馈相关实证研究

1.国外书面纠正性反馈相关实证研究

2.国内书面纠正性反馈相关实证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反馈方式

(四)研究工具

(五)测量方法

(六)实验过程

四、研究结果

(一)测试结果

(二)组间数据检验

(三)组内数据检验

(四)问卷调查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纠正性反馈是二语写作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反馈的目的在于修正学习者作文中的错误,以此来提高其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纠正学习者作文中的错误,并通过不同的反馈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目前少有研究涉及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学习者汉语写作水平的影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书面纠正性反馈对汉语作为二语写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直接纠正性反馈和间接纠正性反馈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反馈方式。但是,这两种书面纠正性反馈方式是否真正有效?如果有效,何种反馈方式效果更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15名中级水平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按照不同的反馈方式又分为直接反馈组和间接反馈组,每组5名学生。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对所有被试进行前测-反馈训练-即时后测-延时后测。实验结束后,对三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的差异性比较,数据检验采用SPSS2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即时后测数据显示实验组的错误率均值显著下降,控制组错误率均值无显著变化,且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书面纠正性反馈对学习者汉语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书面纠正性反馈是有效的,且直接反馈的效果优于间接反馈。延时后测数据显示实验组的错误率均值较前测数据依然有所下降,控制组错误率均值依然无显著变化,实验组同控制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书面纠正性反馈不仅短期效果显著,而且还能保持一定的长期效果;但在学习者长期的二语写作中,不同的纠正性反馈不再有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