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构与行动:“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以江西上饶M村为例
【6h】

结构与行动:“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以江西上饶M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创业的研究

2.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研究

3.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研究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

1.“新农人”

2.返乡创业

3.“结构二重性”理论概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资料的收集

4.案例村若干“新农人”的返乡创业概况

二、“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结构制约性因素

(一)规则性制约因素

1.农业补贴政策未落实提高农业经营成本

2.政策性农业保险缺失增加农业经营风险

3.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加大筹资难度

(二)资源性制约因素

1.人地关系紧张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难度

2.市场信息获取困难增加了创业风险

3.农业技术培训缺失制约了创业项目的开发

三、“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的结构促进性因素

(一)规则性促进因素

1.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土地经营收入

2.农机购置补贴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3.当地政府陆续出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

(二)资源性促进因素

1.非农技术培训缺失迫使“新农人”开展农业创业

2.“新农人”的社会网络为其创业提供支持

3.当地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比较充足

四、“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

(一)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创业资金

1.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筹集资金

2.通过经营政策扶持的特色产业积累资金

(二)尝试开发不同的创业项目

1.从事粮食生产经营

2.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三)采取各种策略提高经营利润

1.通过土地交换经营实现集中经营

2.利用“本土优势”寻找低价供应商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与策略选择

1.“新农人”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

2.“新农人”的策略选择

(二)讨论:如何扶持“新农人”返乡创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呈现出以留守妇女老人为主的特点,将来“谁来种地”以及“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问题逐渐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如何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日益引起学界和政府的关注。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返乡开展农业创业活动的青年农民工,本研究将其称为“新农人”。
  本研究运用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来分析“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策略选择,试图探讨在“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结构中存在哪些影响其创业成败的因素,以及面对这些影响因素,他们又如何利用结构提供的规则和资源,采取了哪些策略来实现其创业目标。本研究使用个案研究法,选取江西上饶某传统农业型村落M村作为本研究分析的案例。通过参与观察,和对该村“新农人”及其他可能与本研究相关的村民进行访谈,来获取本研究需要的经验材料。
  研究表明,首先,在“新农人”返乡创业过程中,结构中既存在对其创业形成制约作用的因素,也存在对其创业形成促进作用的因素。其中制约性因素又可以划分为规则性制约因素和资源性制约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农业补贴政策未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缺失、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等,后者主要包括人地关系紧张、市场信息获取困难、农业技术培训缺失等。同样,促进性因素也可以划分为规则性促进因素和资源性促进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废除农业税、农机购置补贴、当地政府陆续出台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等,后者主要包括非农技术培训缺失、“新农人”的社会网络、当地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比较充足等。
  其次,“新农人”也具有能动性,他们通过利用结构提供的规则和资源,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创业资金,主要方式有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筹集创业资金、通过经营政策扶持的特色产业积累资金等。二是尝试开发不同的创业项目,开发的项目主要有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三是采取各种策略提高经营利润,主要策略有通过土地交换经营实现集中经营、利用“本土优势”寻找低价供应商等。
  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扶持“新农人”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