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会话分析视角下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互动特征及互动类型
【6h】

会话分析视角下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互动特征及互动类型

代理获取

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mall group discussion

2.2.1 Definition and main types of small group discussion

2.2.2 Related research on small group discussion

2.2 Conversation analytic approach

2.2.1 Definition and some basic views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

2.2.2 Related research on classroom discourse adopting CA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Data collection

3.2.1 Participants

3.2.2 Data acquistion

3.2.3 Transcription

3.3 Data analysis

3.3.1 The procedure of data analysi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3.3.2 Analytic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Chapter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4.1 Interactional features in small group discussion

4.1.1 Features in turn-taking practices

4.1.2 Features in sequencing practices

4.1.3 Features in repair practices

4.2 Interactional types in small group discussion

4.2.1 Loose type discussion

4.2.2 Compact type discussion

4.2.3 Semi-compact type discu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学者们开始注重对课堂话语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侧重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师生互动中的教师话语,而对小组讨论中的生生互动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采用会话分析法对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互动特征和类型进行分析总结。笔者收集了二十次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录音资料,并严格按照会话分析法对数据的要求,对二十次小组讨论进行转录。本文以Wong和Waring在2010年提出的互动实践模型为理论框架,从话轮转换实践、序列实践和修补实践等角度探讨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问题,即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互动特征是什么。从整体结构实践角度出发探讨本文的第二个研究问题,即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互动类型是什么。最后,本论文依照研究发现提出可能的教学建议。
  研究发现生生互动在有关话轮方面有两个特征,其一,不同于师生互动,在生生互动的小组讨论中,大部分话轮是由学生自选获得,而不是由上一个说话者或其他组员指定。其二,在小组讨论中,打断他人的情况非常普遍。在序列方面,笔者也发现了生生互动的两个特征,其一,讨论的主题通常在互动的最开始被直接提出来;其二,不被他人期待的话语或反馈表达地较为直接。在话语修补方面,有三个特征值得注意,其一,小组讨论中大部分读音或语法上错误没有被理会,尤其在这些错误不影响意义的理解的时候;其二,相对于其他修补类型,小组讨论中‘自我发起自我修补型’较为普遍;其三,小组讨论中由他人发起的修补都较为直接。
  从整体结构实践的角度出发,本论文把英语课堂小组讨论中生生互动类型分为三种:松散性、半紧密型和紧密型。松散型小组讨论指,讨论中各个组员只着眼于自己观点的陈述,组员之间缺少互动的讨论。这种类型互动中学生通过邀请其他组员的方式来放弃话轮的现象比较常见。紧密型小组讨论指,组员在在讨论中积极采用策略获取和把持话轮,并基于其前组员的反馈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讨论。这种类型的讨论中,大部分话轮是由学生自选获得;互动性较强。在本论文中半紧密型包括三种情况,其一,上半部分互动很紧密,下半部分却很松散的小组讨论;其二,上半部分互动很松散,下半部分却很紧密的小组讨论;其三,整体来看,不松散但也谈不上紧密的小组讨论。
  以上研究发现对学生和教师有很多启示。如教师应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应教授学生获取话轮、把持话轮以及出让话轮的策略;教师应教授学生一些交际技巧,如应在他人做较长的发言时,给予言语或非言语上的回应;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要有合作精神,不能只顾自己观点的陈述。三种互动类型中,紧凑型是最为理想的讨论模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尊重别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