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相酶解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及机理研究
【6h】

水相酶解提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及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概述

1.2酶解提取植物油脂的工艺

1.2.1酶解提取植物油的工艺方法

1.2.2酶解提油工艺的影响因素

1.2.3酶解提油工艺的主要特点

1.2.4酶解提油工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酶解对油脂品质及蛋白质性能的影响

1.3.1酶解对植物油脂的影响

1.3.2酶解对植物蛋白的影响

1.4大豆的功能性成分及利用状况

1.4.1大豆的功能性成分

1.4.2大豆的综合利用状况

1.5论文的设计思想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5.1论文的设计思想

1.5.2研究内容

第二章水相酶解提取大豆油工艺的研究

2.1工艺路线的初步探索

2.2工艺条件的试验

2.2.1原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2.2.2大豆蛋白和油脂的水提取条件试验

2.2.3大豆乳液分离蛋白酶解提油工艺条件试验

2.2.4大豆乳液直接酶解提油工艺条件试验

2.2.5测定方法

2.3水相酶解提取大豆油工艺条件的确定

2.3.1大豆蛋白水提工艺最佳条件的确定

2.3.2大豆乳液分离蛋白酶解提油工艺条件的确定

2.3.3大豆乳液直接酶解提油工艺条件的确定

2.3.4大豆乳液预酶解分离蛋白再酶解提油工艺的最佳条件

2.3.5加热预灭酶处理对酶解提油的影响

2.4两种提油工艺的比较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有机溶剂水相萃取油脂过程的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3.2.1水相酶解提油工艺条件对乳化的影响

3.2.2萃取条件对油脂的分配系数的影响

3.2.3酶解乳液单级萃取油脂过程的工程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大豆乳液体系中的酶促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2.1乳液固形物颗粒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4.2.2乳液固形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酶解及萃取过程油脂的释放与传递机理的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2结果与讨论

5.2.1大豆细胞结构在工艺过程中的破坏状况

5.2.2大豆水浸提、酶解与萃取过程的油脂释放状况

5.2.3大豆乳液酶解过程蛋白质分子量组分的变化及酶解机理剖析

5.2.4不同条件下乳液酶解释放油脂及萃取过程油脂传递的状况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酶解提油过程对大豆蛋白性能的影响

6.1材料与方法

6.2结果与讨论

6.2.1酶解提油工艺过程对蛋白质水溶性的影响

6.2.2酶解提油工艺过程对蛋白质热凝固性的影响

6.2.3酶解提油工艺过程对蛋白质起泡性的影响

6.2.4酶解提油工艺过程对蛋白质乳化性能的影响

6.2.5酶解提油工艺过程对蛋白质粘度的影响

6.3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对水相酶解萃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及相关机理开展了研究.研究的提油工艺主要包括水浸提法将大豆中的油脂和蛋白质转移到水相,1398中性蛋白酶的水相酶解和石油醚萃取分离油脂三大工序.大豆酶解乳液中的固形物浓度,蛋白质水解度,pH值及温度对石油醚萃取体系中油脂的分配系数有明显影响.以图解法求得了三种工艺方法的萃取油脂过程的相平衡方程及萃取分数,并以此对三种工艺方法作了比较.研究了大豆乳液体系中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乳液的颗粒及固形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有明显影响.番红染色显微摄影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豆经水浸泡、研磨及酶解过程其细胞结构基本被破坏,其中水磨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最为有效.以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研究了大豆蛋白分子量组分分级经酶解后的变化情况,三种酶解方法使大豆蛋白分子量组分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根据蛋白分子量的变化可推断酶解方法的效果优劣.测定了酶解萃取油脂后大豆蛋白的水溶性,热凝固性,起泡性,乳化容量与稳定性及粘度.大豆蛋白经酶解萃取油脂后,起泡性明显下降,水溶性明显提高,热凝固性据不同的酶解方法影响不同,乳化容量下降而乳化稳定性提高,粘度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