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6h】

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的方法

1.4本文的创新点

2自主创新的有关概念

2.1自主创新的模式和特征

2.2创新空间理论

2.3技术进步的S曲线

3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态势与国际比较

3.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格局

3.1.1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四次转移

3.1.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3.1.3两种不同的技术发展轨迹

3.2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经验

3.3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经验

3.4巴西、墨西哥汽车工业的发展教训

3.5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3.5.1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发展

3.5.2奇瑞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

3.5.3吉利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

3.6小结

4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分析

4.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危机意识

4.2公务车高端的市场定位

4.3以合资为盈利模式的企业结构

4.4欠规模化的零部件供应链

4.5高成本的产品平台

5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的模式选择及基础要件分析

5.1模式选择

5.1.1原始创新模式

5.1.2集成创新模式

5.1.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5.2基础要件分析

5.2.1知识产权的保护

5.2.2建立鼓励、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5.2.3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5.2.4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合资企业模式

5.2.5实现规模化和提高产业集中度

5.2.6实施多产品战略

5.2.7改变技术引进的模式

5.2.8鼓励自主创新的多种方向

5.3以江铃汽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6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的汽车企业经过20年的“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进步,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我国也成为了一个汽车制造大国,但还不具备足够的自主开发能力。要使我国由一个汽车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就必须要自主创新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对中国汽车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本文首先概述了世界汽车工业的中心的转移和发展趋势,比较了日本、韩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历史,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奇瑞、吉利自主品牌的成长过程,依据创新理论及技术进步的S曲线对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自主创新的三种模式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在我国汽车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的运用都是可能的。随后论文主要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合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设计问题,重点论述了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设计的基础要件,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自主创新的多种方向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合资企业模式、实现规模化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实行多产品战略、改变技术引进的模式。 论文最后以江铃汽车公司的发展历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汽车合资企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