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研究
【6h】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支持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注意力欺骗行为概述

第一节 注意力欺骗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注意力欺骗

第三章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的认知

第一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概念

第二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过程模型

第三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分类

第四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行为特征分析

第四章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者的动机分析

第一节 获取财产动机

第二节 满足虚荣动机

第三节 探寻生命意义的动机

第五章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得逞的原因

第一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得逞的客观因素

第二节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得逞的主观因素

第六章 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免疫”

第一节 通过时间管理实现“免疫”

第二节 习得性注意力欺骗“免疫”

第三节 信息技术“免疫”

第七章 社交媒介注意力欺骗的社会后果

第一节 注意力欺骗欺骗造成社交媒体信任危机

第二节 注意力欺骗涉及道德和法律问题

第三节 注意力欺骗引发社会秩序混乱

第四节 注意力欺骗全球化加剧文化霸权主义

第八章、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的局限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网络媒介发展到今天已步入自媒体(We Media)时代。普通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和提供着各自发生的事件和新闻。媒介去中心化的结果是信息进一步膨胀。注意力经济市场中,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即产品的供给量(信息内容)远远超过了用户需求的承载力(注意力)。注意力竞争变得更加剧烈,这便衍生了一种新的竞争手段——注意力欺骗。
  本文基于注意力经济理论和传播学理论,结合心理学、认知学、营销学等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抽样调查法,对社交媒体注意力欺骗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辨析和提炼;深入案例来研究其行为动机和行为规律;分析和批判其行为伦理;归纳和总结其行为过程并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通过对社交媒介的注意力欺骗研究来引发对网络注意力经济的进一步探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注意力经济视角来考察社交媒介注意力欺骗过程和欺骗效果的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