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h】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1.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学徒制试点改革

2.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实践脱节

(二)选题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1.人才培养模式

2.现代学徒制

3.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比较

(四)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

(五)研究的方法

二、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

(二)对计算机相关企业用人需求的调查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办学问题分析

1.中职计算机专业目标定位不准

2.“2+1”人才培养模式太单一

4.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不够

5.专业教师数量、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

三、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模式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分析

(二)培养内容框架

(三)校企合作共管

(四)健全配套机制

四、中职计算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一)校企联合招生

(二)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四)双师共育人才成长

五、中职计算机专业学徒制实践与效果分析

(一)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改革实践及效果分析

1.培养模式改革

2.教学模式改革

3.创新实习内容

4.加强师资建设

5.改革评价模式

6.实施效果分析

(二)江西抚州创兴学校改革实践及效果分析

1.选择试点企业和专业

2.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

3.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

4.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5.教学时间安排

6.资源共享

7.学生管理

8.教学过程管理

9.教学质量监控

10.学生就业

(三)台州市椒江区第二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实践

1.指导思想

2.工作进程

3.实施步骤

4.实施效果评价

六、中职计算机专业实施学徒制的建议

(一)转变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校内计算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

(四)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加强管理与监督

(五)加强专业建设,细化专业应用方向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展开▼

摘要

最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职业院校学生数目快速增长,办学品质以及相应的成效也显著提升。然而,职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多急待改进的地方,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如何使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相促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劳动者值得我们思考。
  本文采用问卷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经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与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研究发现中职学校专业实行学徒制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就业率都有很大的提升。
  以国内三所实现现代学徒制学校为个案进行分析。应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对口就业率。现代学徒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条重要合理的途径。通过两年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学生的专业技能较大提升,考证和技能竞赛成绩明显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