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
【6h】

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框架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一般企业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绩效

2.1.1 企业组织的基本内涵

2.1.2 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2.1.3 企业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2.1.4 企业的组织绩效衡量

2.2 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选择

2.2.1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

2.2.2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的多重性

2.3 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绩效

2.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调整

2.3.2 商业银行的绩效衡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演进的S-O-P框架分析

3.1 环境分析

3.1.1 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深化环境

3.1.2 信息化与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

3.1.3 环境因素的作用路径

3.2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战略—组织—绩效”分析框架

3.2.1 “S-O-P”分析框架

3.2.2 框架中的国有银行战略目标(S)和组织结构(O)

3.2.3 框架中的银行绩效(P)

3.3 国有银行S-O-P框架的运行机理

3.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衡量与动态运行机理

3.3.2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影响绩效的行为机理

3.4 国有银行S-O-P框架的实践分析

3.4.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之不足

3.4.2 基于S-O-P框架的理论解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历史演进与国际比较

4.1 商业银行的纵向与横向组织结构

4.1.1 商业银行的纵向组织结构

4.1.2 商业银行的横向组织结构

4.2 我国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演进历程

4.2.1 改革开放前至1978年:充当政府“出纳机关’’阶段

4.2.2 1979-1993:国有专业银行建设阶段

4.2.3 1994-200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设阶段

4.2.4 2003至今: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设阶段

4.2.5 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演进的路径特征

4.3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4.3.1 花旗银行的组织结构

4.3.2 标准渣打银行的组织结构

4.3.3 汇丰银行的组织结构

4.3.4 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有银行现代组织结构的运行基础:公司治理机制

5.1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属性

5.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5.1.2 一般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5.2 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5.3 国有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

5.3.1 国有银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5.3.2 国有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战略目标的国有银行绩效衡量

6.1 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绩效衡量

6.1.1 西方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

6.1.2 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

6.1.3 国有银行绩效衡量方法的确定

6.2 国有银行分阶段的绩效衡量

6.2.1 国有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绩效衡量的指标选择

6.2.2 国有专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2.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2.4 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阶段的绩效衡量

6.3 国有银行组织绩效的跨期比较

6.3.1 国有银行组织绩效的纵向比较

6.3.2 国有银行组织规模与数量的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中国银行的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绩效

7.1 中国银行概况

7.2 中国银行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的演进历程

7.2.1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概要

7.2.2 中国银行的外汇专业银行阶段(1979-1993年)

7.2.3 中国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2002年)

7.2.4 中国银行的股份制银行建设阶段(2003年-至今)

7.3 中国银行的组织绩效(1980年-2011年)

7.4 中国银行案例评析

第八章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对策建议

8.1 国有银行外部环境发展趋势

8.1.1 金融深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8.1.2 金融国际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日益健全

8.1.3 信息技术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络化迅速发展

8.2 国有银行未来的战略目标向量组合

8.3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

8.3.1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

8.3.2 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

8.4 政策建议

8.4.1 政府的宏观政策

8.4.2 国有银行的微观对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体制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组织结构调整和经营绩效的改善关系到金融行业能否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经济现实,我们有必要研究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从我国现阶段体制转轨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系统性要求来考察,建立国有银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分析框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现有的关于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研究是对组织结构本身的关注有余,而对影响其组织结构因素的分析不足。本文拟将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其外部发展环境和银行战略目标等因素结合起来,尝试性地构建一个更加系统的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分析框架。
  本文以我国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战略-组织-绩效(S-O-P)”的理论框架,并以此为依托研究了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如何由外部发展环境和战略目标决定,以及组织结构影响组织绩效的逻辑。从“S-O-P”的运行框架来看,国有银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要求国有银行在不同时期必须选择不同的战略目标,也要求其组织结构不断调整。国有银行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为了达到其战略目标,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要适应变化的环境。国有银行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对其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其信贷行为体现出来。国有银行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在不同时期得以提高和改善的历史验证了S-O-P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在世界范围内,花旗银行、标准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组织结构的运行特征及其经验,对我国国有银行组织结构变革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股改上市后国有银行组织结构高效运行的基础,是现代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
  本文对国有银行的研究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在理论上清晰描述战略目标对组织结构的规定性,组织结构对绩效的制约问题,第二步是在既定的战略目标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的绩效实证考察,并以中国银行为例做案例研究。
  基于国有银行发展历程的历史间断性决定其绩效衡量适合采用分阶段和多指标的绩效衡量方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绩效衡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国有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考量,并对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历史考察。结果显示,国有专业银行时期的四大国有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资产质量在这一时期逐年恶化;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时期,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率也继续恶化并达到了历史最高的水平,但在此时期国有银行对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时期,四大国有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其市场绩效、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等国际通用的商业银行绩效衡量指标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商业银行的水平;不同历史时期国有银行的人均盈利能力和机构盈利能力,表明国有银行的市场绩效与其组织机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国有银行发展环境的变化趋势与战略目标调整,本文对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的原则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在未来一段时期,影响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主要有金融深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国际化、金融监管、信息技术等网络化发展构成,环境变化会使国有银行在经营中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战略目标,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应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追求精简和高效、分权和集权相结合、适度虚拟化等为原则,国有银行组织结构优化调整方向是必须继续完善现有的纵向和横向组织结构,构建完善的现代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创新组织结构模式。在笔者看来,要使国有银行运行达到以上的格局,就必须把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