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模糊评价的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
【6h】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和模糊评价的我国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跨境电商综述

1.2.2 跨境电商物流研究综述

1.2.3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研究综述

1.2.4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3.1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境电子商务的概念

2.1.2 跨境电商贸易与传统贸易的区别

2.2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2.1 行业发展现状

2.2.2 国家政策支持现状

2.3 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2.3.1 天猫国际

2.3.2 京东全球购

2.3.3 亚马逊海外购

2.4 跨境电商主要物流模式分析

2.4.1 国际小包

2.4.2 国际快递

2.4.3 海外仓直邮模式

2.4.4 网购保税模式

2.4.5 物流模式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 指标体系构建

3.2.1 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模式选择的因素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指标体系验证分析

3.3.1 问卷设计与说明

3.3.2 样本描述统计

3.3.3 问卷信度分析

3.3.4 问卷效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模糊评价方法

4.1 评价方法的确定

4.1.1 确定赋权模型

4.1.2 综合评价模型

4.2 基于博弈论理论的组合赋权模型

4.2.1 层次分析法赋权模型

4.2.2 熵权法赋权模型

4.2.3 主成分分析法赋权模型

4.2.4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模型

4.3 基于模糊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实例概况

5.2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综合评价

5.2.1 求解基本权重向量集

5.2.2 求解基于博弈论的最优组合权重

5.2.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综合评价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互联网普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跨境电商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一种新形式。相比传统外贸,跨境电商优势明显,发展迅速,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我国从2012年开始着手跨境电商试点,相继批准了多个跨境电商进出口服务试点城市及综合试验区,海关总署、商检、外汇等相关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的发展,企业纷纷涉水跨境电商行业,跨境电商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跨境物流的发展,跨境物流模式不再局限于国际小包、国际快递或托人捎带等传统物流模式,涌现了新型的物流模式,如保税模式和海外仓直邮模式。然而由于跨境电商物流起步较晚,流程比国内物流复杂,目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成本较高问题,据统计物流成本占到了整个跨境电商商品成本的20%-30%。因而跨境电商如何选择合理的物流模式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消费体验和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研究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论述了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分析了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模式,总结出我国跨境电商的几种物流模式,主要有国际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直邮模式、保税模式,并对其进行了介绍比较。
  第二、构建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现状及现有物流模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了跨境电商环境对物流模式的影响,并结合跨境电商行业特点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19对其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由于指标权重对整个评价体系影响较大,本文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求出权重,再运用博弈论集结模型对三种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合理。
  第四、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到具体实例中。本文根据总结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和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针对具体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符合该企业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实现了对跨境电商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研究,为企业提供建议及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