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农民文化惯习探析
【6h】

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农民文化惯习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农民文化场域与农民文化惯习

(一)“场域—惯习”的一般理论

(二)场域理论对分析农民心理文化的价值意义

(三)农民文化场域与农民文化惯习的特点、关系

1、农民文化场域的特质

2、农民文化惯习的特点

3、农民文化场域与农民文化惯习的关系

二、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惯习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现阶段农民文化惯习的二重性特征

1、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

2、稳定性与可塑性交错

3、经验性与创造性同在

4、安贫乐道与崇尚竞争混合

5、讲面子与重实效交互

6.重亲情与守规则相杂

(二)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惯习的成因

1、经济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

2、政治场域——城乡二元分治

3、文化场域——农村精神文化缺失

三、当代农民文化新惯习的构建

(一)构建现代化的农民文化惯习的必要性

(二)构建现代化的农民文化惯习的措施

1、改变文化场域结构

2、增加文化资本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当代中国,农民文化心理的现代转型是农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较多地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剖析,或者满足于抽象的理论演绎,或者倾向于微观具体的个案考察。为弥合这一方法论的断裂,本文借鉴了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希望能够从“中观入手”,具体解读当代中国农民的心理文化问题。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农民文化场域”与“农民文化惯习”的若干基本问题。论文首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分析了二者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对农民心理文化问题的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文化与文化场域的内涵,提出了“农民文化场域”与“农民文化惯习”的概念,具体分析了它们的特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论文得出结论认为,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于分析当代中国农民的性情倾向、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问题,具有较大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部分,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具体考察了现阶段我国农民文化惯习的特征及其成因。论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矛盾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文化场域问题进行了新的综合。认为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现阶段中国农民的文化惯习呈现出一系列矛盾二重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稳定性与可塑性交错、经验性与创造性同在、安贫乐道与崇尚竞争混合、讲面子与重实效交互、重亲情与守规则相杂等。对于矛盾二重性的成因,论文也从经济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场域——城乡二元分治,文化场域——农村精神文化缺失三个层面作了一些具体的解剖,力求为当代中国农民文化惯习的重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启迪。 第三部分,结合自己对农民文化惯习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其多年来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反思,尝试提出构建农民现代文化惯习的若干具体措施,即改善场域结构、增加文化资本。为此,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加速农村人口的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义务教育与农村大众传媒手段的建设、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其中,增加农民的文化资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