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减少沉降量桩基的应用研究
【6h】

减少沉降量桩基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文献综述

§1.3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2.1单桩和群桩在地基中产生的竖向附加应力

2.1.1基本假定

2.1.2单桩在地基中产生的竖向应力

2.1.3群桩在地基中产生的竖向应力

2.1.4压缩层深度的确定

§2.2群桩沉降计算

2.2.1二元联立方程组的建立

2.2.2承载力复核

§2.3简化方法和优化设计

2.3.1简化方法

2.3.2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方法

第三章群桩沉降计算理论比较分析

§3.1群桩沉降计算方法理论比较

3.1.1实体基础法

3.1.2桩基规范法

3.1.3弹性理论法

§3.2 工程实例一

3.2.1二元联立方程组法的应用

3.2.2经济比较

3.2.3各种计算方法结果比较及分析

§3.3工程实例二

第四章群桩沉降特性研究

§4.1程序工作流程图和功能简介

§4.2群桩基础沉降特性分析

第五章试验研究

§5.1概述

§5.2桩土应力测试及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2试验方案

5.2.3试验结果

§5.3沉降观测及分析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6.1本文结论

§6.2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首先从Mindlin弹性理论解出发,联合应用Boussinesq 解计算桩基中的竖向附加应力,通过建立一个二元联立方程组来确定桩基中桩与承台的荷载分担及群桩基础的沉降.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考虑桩基中桩的数量、间距、平面布置和桩长等因素对沉降量的影响.然后把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按沉降控制设计理论设计了三幢多层住宅,结合该工程实例,对当前工程中常用的实体基础法、桩基规范法和弹性理论法从理论基础、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出发,分析了各种沉降计算理论的计算结果引起差异的原因.运用SAPF程序对影响群桩沉降的诸多因素如桩长、桩数、侧摩阻力的分布、平面形状、布桩方式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各因素的变化对群桩沉降的影响规律,指出采用小直径的长摩擦桩来减少沉降更为经济合理.最后,在桩顶和承台底埋设了压力盒,进行现场试验.对其进行基底压力和桩顶反力的测试和建筑物沉降观测,与理论计算值作对比,总结加载过程中荷载在桩与承台之间的传递与分配规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