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分析和QTL定位
【6h】

汕优63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农艺性状分析和QTL定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个人简历

1引言

2文献综述

2.1 DNA分子标记

2.1.1以特异性酶切为特征分子标记—RFLP

2.1.2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2.1.3特异性酶切和PCR相结合的分子标记—AFLP

2.2分子标记在QTL定位中的应用

2.2.1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

2.2.2 QTL定位群体

2.2.3 QTL定位统计模型和方法

2.2.4 QTL定位与环境的互作

2.3 QTL定位在水稻中的进展

2.4 QTL定位的作用

3材料和方法

3.1材料

3.2方法

3.3图谱构建

3.4数据分析和QTL定位

4结果与分析

4.1亲本及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4.2 RIL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4.3 RIL群体产量与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4.4单株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通径分析

4.5重组自交系群体的亲本、F1和10份优良株系农艺性状表现

4.6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性状QTLs定位(1999年)

4.7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性状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4.8 1999年和2000年两年重组自交系群体主效QTLs比较

4.9重组自交系群体9个性状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4.10一因多效QTL和成束分布的QTLs

5讨论

5.1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

5.2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与选育新品种(系)的关系

5.3单年份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主效和互作QTL

5.4汕优63 RIL群体主效QTL不同环境中的表达

5.5 QTL与环境互作是影响数量性状表达因素之一

6参考文献

附录1:二例由琼脂胶和序列胶所得的SSR多态性图谱(at IRRI)

附录2:与硕士论文研究有关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已成为遗传学和基因组研究的单子叶模式植物.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有关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发掘和利用一直倍受遗传领域和育种界重视,但这些性状多数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使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增加了难度.近二十年来,随着水稻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有关水稻产量、品质、抗性及许多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全球物种遗传多样性和数量性状基因QTLs的特殊性,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该文旨在利用强优势籼型杂交稻组合汕优63(珍汕97×明恢63)产生的永久性籼籼交重组自交系(RIL)群体241个株系,1999年在杭州对株高、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9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研究.通过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这些数量性状的基因位点(QTL)、互适型互作及QTL与环境互作,同时比较了1999和2000两年QTLs检测结果,为分析水稻杂种优势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一步提供了有关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