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除息日股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6h】

我国股票市场除息日股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公司财务学上的意义

1.2 2为税收金融效应提供证据

1.2 3为投资者理性行为提供重要要证据

1.2.4为开征资本利得税据供实证依据

1.3概念范畴界定

1.3.1股利

1.3.2税负效应

1.3.3税收客户群效应

1.4研究方法

1.5研究框架

2文献综述

2.1现代股利政策理论的演变

2.1.1MM股利无关论

2.1.2信号传递理论

2 1.3顾客效应理论(税收客户群理论)

2.1.4财富转移效应的研究

2.2国内外除息日股价行为实证研究

2.2.1国外除息日股价行为的实证研究

2.2.2国内的除息日股价行为研究回顾

3我国证券市场税制和深市交易费用

3.1中国的证券税制

3.1.1个人所得税规定

3.1.2企业所得税规定

3.1.3基金分红派息纳税规定

3.1.4印花税

3.2深市交易费用

3.3分析与比较

3.3.1 我国资本利得和现金股利税负差异分析

3.3.2存国证券市场税制的比较与分析

4理论与模型的参考与选择

4.1除息日股价行为测试法

4.1.1基础模型

4.1.2 考虑交易主体税率差异的调整模型

4.2税后CAPM模型

4.2.1假设

4.2.2参数估计方法

5我国除息日股价行为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5.1研究假设

5.2样本的筛选和处理

5.3研究结果及分析

5 3.1股价变动的税负效应检验

5.3.2税收客户群效应检验

5.4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

5.4.1股票市场投机性过强

5.4.2中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5.4.3股利支付缺乏长时间的连续性

5.4.4税收征管执行中的问题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对我国税收体制的建议

6.2.1国际证券税制的特点

6.2.2完善我国现行证券税制的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为税收金融效应的研究方法之一,股票除息日股价行为研究与公司的股利政策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公司的股利政策是否能够达到使得股东税后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中国股票市场目前投机过度,现金股利被统一的课以20%的个人所得税,而资本利得税尚未开征,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为资本利得税的开征提供一个实证依据.作者在对中国税收体制和深市的交易费用进行分析后,判断在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主体由于交易成本的限制,暂时没有在除息日进行短期套利的机会.因此该文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在对变量选择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改后,采用了叭ton和Gruber(1970)的方法和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除息日股价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对1995-2000年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变动与股利比的均值小于1,得出除息日股价相对于股权登记日收盘价下跌幅度小于每股现金股利.而1995-2000年股价变动股利比与股利率的相关系数为正,但是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中国深市不存在税收客户群效应.从而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的交易主体并没有因为现金股利和资本利得的税率高低,而相应的调整其投资策略.尽管股东要为现金股利支付更多的所得税,但是在决定公司的股利政策时,股东还是希望公司以现金股利的形式分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中国交易主体还不够理性.除息日股价变动的税负效应模型和税收客户群效应都是以交易主体的长期投资为前提,而中国股市交易主体以短线投资为主,具有很大的投机性,这是中国股市不存在税收客户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实际上,中国股票市场目前仍然很不成熟,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存在投机性过强,政府调控色彩浓重,税负不够合理等问题.作者从实证结果出发,对中国的政权税收体制提出了明确证券市场税收管理政策导向,改革并降低交易印花税,选择适当时机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利得税征收体制等改革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