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研究
【6h】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论

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研究方法与创新

1.2.1研究方法

1.2.2研究创新

1.3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2利率规则理论发展综述——一个理论回顾

2.1魏克赛尔利率政策理论

2.2新魏克赛尔利率规则理论

2.3泰勒规则及其扩展

2.4利率规则理论在我国的运用意义

3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关系研究

3.1利率市场化的涵义、必要性与改革进程

3.1.1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的关系界定

3.1.2当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3.1.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3.2利率调控的定义、必要性及其重要性

3.2.1利率调控——我国宏观金融调控重要手段之一

3.2.2利率调控与利率管制的关系界定

3.2.3利率调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3.3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关系及互动影响分析

3.3.1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关系

3.3.2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互动影响分析

4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的选择研究

4.1我国利率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1978年至今

4.1.1央行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控实践

4.1.2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实践

4.2利率调控模式的内涵

4.2.1金融调控模式的内涵

4.2.2利率调控模式的内涵分析

4.3国际上两种主要的利率调控模式及其约束条件

4.3.1国际上两种主要利率调控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4.3.2上述两种主要利率调控模式的约束条件

4.4近期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的较优选择分析

4.4.1近期“利率通道”式的调控模式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分析

4.4.2近期我国利率调控的有效性:一个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基础上的实证研究

4.5远期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的较优选择分析

4.5.1远期我国实行现行利率调控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

4.5.2“利率通道”式的调控模式:远期我国选择的取向

5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利率调控研究:问题的深化

5.1两种利率调控模式运行面临的共同问题——基准利率缺失

5.1.1基准利率与我国基准利率的缺失

5.1.2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

5.2利率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配合

5.2.1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理论的一般分析

5.2.2利率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中国的现实分析

6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提高我国利率调控效率的策略分析

6.1加快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改革

6.2改革现行汇率制度

6.3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换,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

6.4理顺利率体系,促进货币市场发展

6.4.1理顺央行利率体系

6.4.2理顺利率的风险与期限结构,促进货币市场发展

6.5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参考文献

在读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先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内涵,界定清楚了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调控的关系,即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绝对也不能否定利率调控的重要性,较好的利率调控能够促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再通过对我国利率调控实践的简要回顾,分析金融调控模式内涵进而界定了利率调控模式的内涵。  本文又在分析我国基准利率缺失现状及基准利率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基准利率的形成与完善问题;同时也从理论与现实,从现状与缘由等多角度对利率调控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协调与配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化解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