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检测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谱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
【6h】

检测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谱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及早期诊断的意义

1.1概述及分类

1.2生物学特征

1.3致病性及临床表现

1.4流行病学特点

1.5目前的检测技术

1.5.1细菌学分离

1.5.2患者血清O157脂多糖和EHEC溶血素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

1.5.3分子生物学检测

1.5.4生物传感器

1.6论文的目的

第二章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2.1电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

2.1.1化学电池

2.1.2电极电位(Electrode Potential)

2.1.3电极的极化(Polarization on Electrodes)

2.1.4电极过程

2.2电化学过程中的阻抗特点

2.3用阻抗测定研究电极界面

2.4不同形式的电化学阻抗谱谱图简介

2.5电极在不同条件下的Nyquist图

2.5.1电化学极化下交流阻抗法测定电学参数

2.5.2浓差极化下的交流阻抗

2.5.3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同时存在时电极的法拉第阻抗

2.6阻抗测定与测定装置

2.7电化学体系中固液界面阻抗的直接测定

第三章循环伏安法

3.1循环伏安法原理

3.2与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有关的实验问题

3.2.1双电层充电效应

3.2.2iRu降

第四章免疫传感器

4.1免疫学基础

4.1.1抗原与抗体

4.1.2免疫反应的原理与特点

4.2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4.2.1酶免疫生物传感器

4.2.2免疫荧光传感器

4.3免疫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4.4生物敏感膜的制备技术

第五章交流阻抗谱免疫传感器检测E.coliO157:H7的实验设计

5.1生化试剂

5.2溶液的配制

5.3细菌的培养和平板计数

5.4对电极和参比电极

5.5电解质溶液

5.6 ITO电极及其表面修饰

5.7电化学测量

第六章实验结果和讨论

6.1生物免疫传感器的准备及其特性

6.2免疫传感器的电化学特性

6.2.1六氰合铁酸盐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特性

6.2.2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6.2.3交流阻抗谱

6.3免疫传感器表面阻抗的Bode图

6.4不同浓度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6.5实验条件的优化

6.5.1 pH的选择

6.5.2细菌培育时间的选择

6.5.3温度的选择

6.5.4交流阻抗谱静息电位的选择

6.6传感器的再生以及重现性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课题根据电化学阻抗谱良好的界面表征特性,通过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表面,使用硅烷化单分子层的固定化技术,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来捕获大肠杆菌O157:H7,并且根据对不同浓度的目标菌的响应,来测定它们的浓度;以期建立电化学阻抗谱和免疫传感器联用技术的检测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致病微生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