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脑电信号的模拟高空缺氧疲劳研究
【6h】

基于脑电信号的模拟高空缺氧疲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脑电信号概述

第三章 高空缺氧疲劳实验方法

第4章 数据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

Complexity and Topographic Analysis of EEG under Normal and Simulated High Altitude Acute Hypoxia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an EOG (Electro-Oculography)Based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Classification of Normal and Hypoxia EEG Based on Hilbert Huang Transform

Classification of Normal and Hypoxia EEG Based on Approximate Entropy and Welch Power-Spectral-Density

致谢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脑电信号,辅助生理心理参数(包括血氧饱和度,心率,皮肤电流感觉阈值),和神经行为的分析,对模拟高空缺氧疲劳展开了研究,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分析处理方法,并得出了一些富有意义的结果。 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供气面罩呼吸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来模拟高空缺氧环境。采用10-20国际标准电极系统,银-氯化银电极记录头皮脑电。实验过程中,记录脑电信号和辅助生理参数的同时,记录了神经行为学实验数据。采用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主要是复杂度分析方法对脑电信号进行了分析,并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加以分类。对正常和多种缺氧情况下的30道脑电信号进行了基于复杂度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缺氧会引起明显的脑电时频特性、非线性特征(复杂性测度)指标的变化,脑电信号可以作为评价缺氧环境对于大脑负荷的影响的客观指标。常压缺氧训练后,脑电特征指标的变化延缓,这表明常压缺氧训练有助于延迟缺氧疲劳的产生,提高人类对缺氧环境的耐受力。利用脑电信号结合其他生理,心理的指标,能有效地表征缺氧的程度和缺氧训练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