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萨义德文学批评透析
【6h】

萨义德文学批评透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萨义德文学批评的文化基因

1、"流亡性"与萨义德诗学思想

2、历史--布景和桥梁

3、"现世性"与文化角斗士

二、萨义德文学批评的逻辑构成

1、作者·文本·读者

2、真·善·美

三、萨义德文学批评的肌体

1、"人文主义"与"民主"的嫁接

2、围绕"经典"问题的讨论

3、从阅读模式到批评模式

四、问题与思考

1、"流亡性"的无助:从"反本质"走向"本质"

2、"现世性"的无奈:要"一般"还是要"普遍"

3、经验VS.理想:萨义德文学批评的矛盾根源

五、结语:走向方兴未艾的跨文化批评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主旨在于,通过对萨义德文学批评进行透彻分析,来思考其中的问题得失。萨义德文学批评因其对非理论化的刻意追求,略显零散,很难抓住一条贯通线索。本文为比较系统的再现其文学批评全貌,采取先“定点”再“连线”,最后“着色”的策略,从局部到整体,逐层揭示,并在最后对其文学批评进行批判性反思。 具体来说,文本首先抓住萨义德文学批评中反复出现,起穿针引线作用的基因性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流亡性”、“历史性”和“现世性”——逐个进行细致的分析,为后面的展开打下基础,这构成了第一章的主要内容。 文学批评必然要面对“作者/文本/读者”关系和“真/善/美”关系,接下来本文以这两组关系为线索,整理萨义德的文学批评,在一定框架当中呈现出其主要批评理念,同时连带着在技术层面将其批评同其它批评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这构成了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萨义德文学批评与政治的关系始终是暧昧的,这源于他为自己定下的“人文主义与民主批评”基调中的意识形态色彩。为客观呈现出这种色彩,本文第三章仍然从关键词入手,通过细致分析萨义德所谓“人文主义”与“民主”在他文学批评中的涵义,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再配以他围绕“经典”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为例,来从宏观上完整再现其文学批评的肌体。 从第四章开始,进入到对萨义德文学批评的批判性反思,这部分内容以“矛盾”为线索,结合第一章中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基因关键词——“流亡性”与“现世性”,通过对内在于每个关键词的矛盾的揭示,找出他文学批评的根本得失所在。 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之上,以萨义德为启示,针对当下方兴未艾的跨文化批评进行简单讨论。

著录项

  • 作者

    赵亮;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学科 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岱;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学批评史;
  • 关键词

    萨义德; 文学批评; 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