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蚕新型高效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6h】

家蚕新型高效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简称BEVS)是利用携带有外源目的基因的重组昆虫杆状病毒作载体在昆虫体内或昆虫培养细胞进行表达生产的一个重组蛋白生产系统。由于该系统所需要的周期远比动物或植物系统短,可以利用昆虫个体或其培养细胞进行大规模的表达生产,生产的重组蛋白产量高,蛋白翻译后加工比细菌、酵母生产系统完善,而且由于昆虫杆状病毒具有限制性的宿主范围,只对特定种属的昆虫及其细胞进行感染,对人畜等脊椎动物没有感染能力,因此具有比在哺乳动物及其培养细胞生产系统更为安全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真核表达系统之一。
   目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因使用的病毒载体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mica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ms,简写为AcMNPV)作为表达载体;另一类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简写为BmNPV)作为表达载体。AcMNPV表达载体系统已经发展比较成熟,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与之不同,家蚕BmNPV由于可以用家蚕幼虫或蛹作为载体进行大规模的基因表达,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修饰完善,生产成本较低。特别在我国,家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色经济资源昆虫,饲养技术非常成熟,在将来的基因工程产业化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家蚕BmNPV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技术上还存在许多欠缺,特别在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开发方面还有一些技术瓶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组病毒的构建过程繁琐,花费时间长。传统的重组BmNPV的构建和筛选方法还依赖于培养细胞内的基因同源重组和空斑分析,需要非常熟练的技巧,而且花费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3个月;(2)重组蛋白产物在后期常被降解,生产效率降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一个裂解性的系统,杆状病毒本身具有多个蛋白酶基因,在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同时,这些蛋白酶也得到了表达。特别是在感染晚期,重组蛋白易受蛋白酶降解,而感染的家蚕体内的蛋白质降解问题尤其严重;(3)目前感染接种采用的经皮接种技术,效率低下。为了达到较高的表达水平,目前构建重组病毒通常将目的基因替换多角体基因,从而形成不产生多角体的芽生型“裸露”重组病毒。重组病毒经口感染效率很低,因此常采用皮下注射感染的方法,不仅工效低,而且容易产生污染。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借鉴国外经验,对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了有力改造,使之成为一个更加高效的、能够适合产业化生产的表达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适用于家蚕的BmNPvBaC-to-Bac/Bacmid快速高效表达系统。借鉴国外业已开发成功的AcMNPVBac-to-Bac快速基因表达系统工作原理,对家蚕BmNPV基因组进行了改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含有单拷贝数细菌F复制子、插入有细菌转座子整合靶位点、编码LacZα肽的部分DNA片段和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基因片段重组入家蚕BmNPV基因组,替换多角体蛋白基因,获得了家蚕BmNPV病毒穿梭载体BmBacmid;并利用供体质粒上的表达盒和细菌转座子,和细菌转座子的基因定位转移作用,在细菌体内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向家蚕BmNPV基因组上的转移整合,快速完成重组BmNPV病毒的构建。同时,对配套供体质粒进行了改造,构建带有分泌信号的供体质粒pBacGP67。[2]构建了能够表达多角体的重组BmNPV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polh基因插入到p10位点,使用p10启动子控制多角体蛋白的表达。将筛选得到的p10被polh替换的Bmbacmid(polh+)DNA和helper质粒先后转化入DH10β,做成感受态细胞,得到同时含有Bmbacmid(polh+)helper的DH10β,命名为DH10BmBae(polh+),结合上面构建的分泌型供体质粒,即构建成BmNPV Bac-to-Bat(polh+)快速基因表达系统。[3]删除了BmNPV杆状病毒自身的一种主要的蛋白酶基因,有效提高了表达效率。对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引起蛋白降解的主要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CP),进行了基因敲除。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本实验室构建的HyNPV病毒的优势,我们将Bauc-to-Bac系统中的关键的8.6 kb片段按照BmNPV Bac-to-Bac快速表达系统的构建方法构建了HyNPVBac-to-Bac快速表达系统。
   本研究意义在于:(1)适用于家蚕BmNPV Bac-to-Bac快速系统的构建,在理论上突破了家蚕BrmNPV表达系统中传统的重组病毒必须在昆虫细胞或昆虫活体内产生的思路,利用细菌转座子的位点特异性转座作用原理,在细菌内即可完成家蚕BmNPV重组病毒的构建,不仅在技术上有创新,而且丰富了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理论;在应用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由于本研究建立的技术具有快速简便这一突出优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繁琐、花费时间长这一长期困扰的关键问题,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BmNPV Bac-to-Bac(polh+)表达系统的构建,使重组病毒表型从芽生型病毒变为多角体病毒,该重组病毒能够经口接种家蚕,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家蚕表达系统大规模应用中的重组病毒必须经皮接种这一瓶颈问题。(3)构建的HyNPV Bac-to-Bac(CP-)系统,较好解决了重组产物后期受蛋白酶降解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家蚕表达系统重组蛋白的生产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