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与竞争优势——基于制造企业的经验研究
【6h】

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与竞争优势——基于制造企业的经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2.2研究意义

1.3预期创新

1.4关键概念界定

1.4.1企业社会资本

1.4.2企业竞争能力

1.4.3企业竞争优势

1.5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结构安排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技术路线

1.5.3论文结构安排

2理论研究综述

2.1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研究

2.1.1社会资本相关研究

2.1.2企业网络理论

2.1.3企业社会资本的界定与构成

2.1.4企业社会资本的特征和作用

2.1.5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内涵和维度

2.1.6企业社会资本相关研究评述

2.2企业竞争能力相关研究

2.2.1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界定

2.2.2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内涵

2.2.3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经验研究

2.3企业竞争优势相关研究

2.3.1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

2.3.2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2.3.3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评述

2.3.4企业竞争优势的测量

2.4本章小结

3研究理论构建

3.1以往研究取得的进展

3.2以往研究存在的局限及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3.3本研究概念模型的提出

3.3.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维度与指标

3.3.2论文概念模型的提出

3.4本研究假设关系的提出

3.4.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3.4.2企业竞争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3.4.3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能力、竞争优势

3.5研究模型的构建及模型指标解释

3.5.1本文研究模型的提出

3.5.2本研究模型指标解释

3.5.3本文研究假设总结

3.6本章小结

4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4.1问卷设计过程

4.2变量测量条款

4.2.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初始测量条款

4.2.2企业竞争能力的初始测量条款

4.2.3企业竞争优势的初始测量条款

4.2.4企业特征及研究控制变量

4.3小样本预测验

4.4本章小结

5大样本调查和假设检验

5.1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1.1数据收集

5.1.2样本描述

5.1.3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2.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信度、效度和确定性因子分析

5.2.2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信度、效度和确定性因子分析

5.2.3企业竞争优势的信度、效度和确定性因子分析

5.3整体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5.3.1企业特征对企业能力及绩效的影响

5.3.2企业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

5.3.3假设检验结果

5.4结论与讨论

5.4.1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研究的合理性

5.4.2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

5.4.3企业基本竞争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5.4.4企业纵向社会资本通过企业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竞争优势

5.4.5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中介效应比较

5.5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1.1结论一

6.1.2结论二

6.1.3结论三

6.1.4结论四

6.1.5结论五

6.1.6结论六

6.2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了。面临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技术、产品、市场竞争结构、行业发展、分销商的经销能力、消费者的口味变化等,企业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相互依赖,构成网络。生产企业要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紧密合作,居安思危,通过互动行为维持和获取资源或者能力,从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甚或脱颖而出,实现持续领先。根据企业纵向网络合作情况调研以及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笔者发现有如下几个理论问题和实践困惑亟待解决:①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如何培育和发展?即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内涵、维度、特征和作用;②企业纵向联接资源对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企业基本竞争能力的识别和界定,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作用机理;③企业纵向网络协作与企业的成本节约、收益增长是否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即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④作为企业异质性资源的纵向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企业竞争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即企业纵向社会资本通过企业竞争能力的中介传导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从企业层面,沿着“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企业竞争能力——企业竞争优势”的逻辑思路,分析了几个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展开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 (1)剖析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企业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在企业层面的应用,纵向社会资本又是企业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企业社会资本能否沿用社会学的维度划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又能否沿用这一维度划分;在众多的衡量指标中,在没有既定唯一标准的情况下,企业纵向社会资本怎样衡量才是合适的。笔者在规范分析、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解析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变量指标,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和步骤,确定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三个维度的划分及各部分二阶因子的确定具有信度与效度。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分析得到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系数分别为0.276(P=0.027)、0.335(P=0.008)和0.269(P=0.016),研究证实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是实现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2)识别和界定了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三种企业基本竞争能力,分析讨论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生产、营销、技术创新等竞争能力发展的可能影响。这些影响在于:①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主要通过影响网络中成员企业间的联接状况来影响企业的能力发展,即企业能力提升所需的资源的获得渠道是否存在,渠道数量是否足够,成员联接是否紧密,以及网络是否稳定等。②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影响企业能力发展的几个方面,包括网络成员共同遵守的承诺和彼此的认同,是否具有足够的信任与可信赖性以接近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和技术,以及通过资源转移创造价值的期望。③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为网络成员企业一致的行为和目标提供了共享的认知水平,各个成员企业较高程度的共享语言和代码,将有利于建立共享的认知模式;相似的价值观、企业目标和愿景将把企业行为导向网络共同利益最大化,从而获得长远发展。基本结论是:当企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水平比较高时,有利于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获取、共享和转移,可望取得生产、营销、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化。 (3)构建并验证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通过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部分中介模型。首先,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判定中介作用的四个条件进行分析:①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回归,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②企业竞争优势对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进行回归,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③企业竞争优势对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④企业竞争优势同时对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和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其中,企业竞争优势对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企业竞争优势对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回归系数减少,不过仍达到显著性水平,即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三个中介变量的出现将企业纵向社会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消化了一部分。也就是说,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直接影响,并且通过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间接实现影响。其次,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比较完全中介模型和部分中介模型的拟合度,进一步完善了最佳匹配的部分中介模型。修改后的部分中介模型3的拟合优度最好,χ/df为2.303;RMSEA值为0.033;GFI、AGFI、NFI、IFI和CFI的指标值分别为0.936、0.924、0.937、0.960和0.955,均优于指标建议值,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完全中介模型1和部分中介模型2的拟合指标基本符合要求,但拟合值均低于模型3,其中完全中介模型中的GFI、NFI指标值均在0.9以下。上述结果表明模型3为最佳匹配模型,即优化后的部分中介模型为优。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企业纵向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通过企业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传导作用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并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直接影响,部分中介作用模型符合理论原理。从而明确了论文的理论架构和变量间的因果联系。 最后,系统地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