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杭城闺秀诗人研究
【6h】

清代杭城闺秀诗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至清代发展到繁荣的顶峰。这时,不仅有人数远超前代的女诗人、女作家以及大量的女性作品,而且女性的个人意识与文学意识都与日俱增。总的来说,清代女诗人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占清代女诗人总数的七成以上,这是清代女性文学的特点之一。在清代女诗人比较集中的城市里,杭州有着令人瞩目的地位。根据笔者从各类总集中所做的统计,清代杭州府约有702位女诗人,附郭的钱塘、仁和两县则占了其中的71%。论文即以杭州府城的这两个县为研究范围。从研究中可以发现,那些具有文化根底、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家族掌握着经济、文化优势,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女诗人,形成了本家族的女诗人群体,在女性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论文即从家族的角度,对清代杭城一些著名女诗人进行研究,勾勒出清代杭城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面貌,并深入探索其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根据家族的门祚、地位以及特点,论文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以名门望族、文化世家、官宦之家以及文坛名流之家分类,对许氏、汪氏、寓林黄氏、袁氏等家族的闺秀诗人作了简论;着重论述了汪端,俞绣孙、许之雯母女,顾若璞,方芳佩,潘素心,袁氏三妹以及袁枚孙女袁嘉、袁绶等女诗人。并且,对蕉园诗社、秋红吟社这两个与杭城有极大关系的女性社团给予了必要的关注。从阐述中可以发现,这些家族由于代有才女,在家庭里形成了一种女性吟咏的文化传统。
   女诗人的出现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家庭影响女性文化素质及其成就的几个因素:母教;父、兄或夫等人的态度、指点;还有家族或家庭力量在女性文字传播方等方面的助力等等。
   此外,通过对清代杭城女诗人的观察,亦可以感知那时文学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对于古代女性的生活,人们总是存在着静止的刻板印象。然而,从她们的诗作以及实际生活来看,清代女性的生活并非有静无动。论文第五章即从清代女性诗歌题材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各种题材无所不包,以及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结社吟咏、拜师学艺,并从事售书卖画、教授女徒的职业活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这些表明清代女诗人与家庭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生活空间也逐渐扩大。这对培养女性的自信、文学意识有重要影响。论文第六章则注重对女诗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对在女诗人中甚为突出的德才观念、天命观念、性别遗恨意识以及佛道之风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可以发现,清代女诗人的观念既存在传统、保守的一面;又不乏追求自由、张扬个人意识的进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