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堤坝景观设计手法探讨——以嵊州市环堤路以西沿江景观设计为例
【6h】

堤坝景观设计手法探讨——以嵊州市环堤路以西沿江景观设计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堤坝的景观要求也被逐步提高。一方面,它起到了保护人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起到融合水体与居住环境的作用,使人们能在安全的范围内获取亲水的体验。
   本文从堤坝的特殊地理位置分析现状,在充分考虑城市防洪的首要功能要求,即保证城市防洪的安全和具体工程措施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堤坝景观的问题,探讨我国城市堤坝景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堤坝的概念和分类,滨水地区防洪的要求及措施,特别是对城市滨水区城市堤坝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景观功能模式、景观要求、亲水性特征,即视觉可达性、行为可达性,水陆空间的延伸与交融、环境品质等,进而对城市防洪堤的基本形式和不同类型从实践到理论进行积极地、科学地、较系统的探讨。如何在滨水地区这一特殊地段的规划设计中正确处理好水体——防洪堤——滨水道路——临水建筑及景物景观的关系,使其达到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效果。对科学解决城市堤坝地区防洪、滨水道路、临水建筑、环境景观等的现实问题,较系统的理论、规划设计方法及工程措施。
   此外,文本结合目前实际和实例论述了,堤坝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景观的功能模式,进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实践中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这一中心。

著录项

  • 作者

    陈珏;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夏宜平,毛翊天;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园林规划与建设;
  • 关键词

    堤坝; 景观设计; 城市防洪;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