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
【6h】

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图表目录

1 导言

1.1 论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城市与农村

1.2.2 农民与市民

1.2.3 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4 主要创新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评述

2.1 城市化质量研究

2.1.1 对城市化质量重要性认识

2.1.2 城市化质量理论与方法

2.1.3 评述

2.2 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

2.2.1 农民市民化的研究

2.2.2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2.2.3 评述

3 人口城市化的重大转折

3.1 世界人口城市化

3.1.1 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

3.1.2 发展中国家人口城市化

3.1.3 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启示

3.2 中国人口城市化

3.2.1 改革开放前的人口城市化

3.2.2 改革开放后的人口城市化

3.2.3 “半人口城市化”现象

3.3 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3.3.1 城市化的重大转折

3.3.2 人口城市化的重大转折

4 人口城市化质量理论

4.1 人口城市化的适度性

4.1.1 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4.1.2 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结构转换同步

4.1.3 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同步

4.2 人口城市化的包容性

4.2.1 具备生存能力

4.2.2 增强发展能力

4.2.3 提高生活质量

5 人口城市化质量指标与评价方法

5.1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5.1.1 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5.1.2 动态和静态相结合

5.1.3 完备性与精练性相结合

5.1.4 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5.1.5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5.2.2 评价指标

5.3 综合评价方法

5.3.1 因子分析的原理及优点

5.3.2 因子分析模型及概念

5.3.3 因子分析步骤

6 人口城市化适度性评价

6.1 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非农化同步协调评价

6.1.1 全国总体状况评价

6.1.2 区域状况评价

6.2 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评价

6.2.1 全国总体状况评价

6.2.2 区域状况评价

6.3 人口城市化适度性的综合评价

7 人口城市化包容性评价

7.1 生存能力现状

7.1.1 全国总体现状

7.1.2 不同区域现状

7.2 发展能力现状

7.2.1 全国总体情况

7.2.2 不同区域情况

7.3 生活质量现状

7.3.1 全国总体情况

7.3.2 不同区域情况

7.4 包容性综合评价

7.4.1 因子分析

7.4.2 人口城市化包容性的综合评价

8 人口城市化质量审视

8.1 人口城市化质量的总体评价

8.1.1 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

8.1.2 人口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协调

8.1.3 人口城市化包容度偏低

8.1.4 人口城市化质量整体不高

8.2 人口城市化“滞后论”与“超前论”的辨识

8.2.1 人口城市化“滞后论”

8.2.2 人口城市化“超前论”

8.2.3 “滞后论”与“超前论”的共同归宿

8.3 人口城市化质量的重大问题

8.3.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重重障碍

8.3.2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

8.3.3 市民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出现异化

9 提高人口城市化质量的途径选择

9.1 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就业非农化的协调

9.1.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就业非农化水平

9.1.2 加快工业地域转移,促进非农人口向城市迁移

9.1.3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扫清人口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9.2 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的同步

9.2.1 转变观念,统一规划

9.2.2 一视同仁,增强认同

9.2.3 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9.2.4 统筹协调,积极弓l导

9.2.5 来去自由,自主发展

10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21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

附件2:因子特征值及解释方差贡献率

附件3:标准化因子值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逼近50%,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城市化(Urbanization)核心的人口城市化(Populationurbanization),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人口城市化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人口城市化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城市化的整体发展质量,最终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还包括市民化了的农民与原城市居民在城市现代文明沐浴下共同再城市化的过程,实现全体城市人口现代化是人口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首先对人口城市化进行理论界定: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城市居民特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其从城市化概念中剥离出来而独立成为一个含义鲜明的概念;随后研究指出,当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城市化核心的人口城市化,迫切需要实现从追求数量扩张向重视质量提升的重大转变。研究着重对人口城市化质量展开系统的理论阐述,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质量的人口城市化应该是人口城市化数量适度和人口城市化不同发展层次包容的综合。数量适度体现为人口城市化水平、速度与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不同发展层次包容体现为对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生存能力增强、发展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三个发展层次的包容,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生存、发展、享乐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又能推动这种需求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在理论系统阐述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人口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并按照一定原则确定具体评价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人口城市化质量,从水平速度适度性、发展层次包容性两方面作出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实证评价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人口城市化质量作出综合评估和审视。从全国整体看,虽然人口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但水平却滞后于非农化水平,包容度也偏低,从而使我国人口城市化整体质量不高。分区域看,全国31个省、市、区人口城市化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大致上存在从东部到西部、随城市化水平逐级降低,人口城市化质量逐步下降的趋势;研究最后针对我国人口城市化质量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