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6h】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心脏损害(cardiac involvement)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以探讨SLE合并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SLE患者159例。
   结果:
   1.159例的SLE患者中102例(64.2%)合并有不同程度心脏损害,其中只有5例患者有心脏病相关临床症状,占心脏损害患者的3.1%;102例心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36例(35.3%),ST-T/T波改变22例(21.6%),心包积液32例(31.4%),瓣膜病变47例(46.1%),心肌病变38例(37.3%),肺动脉高压29例(28.4%);
   2.SLE患者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年龄和病程的比较:SLE心脏损害与年龄和病程无关,但心肌病变组的发病年龄明显较无心脏病变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病程明显延长,差异显著(P<0.05);
   3.SLE患者心脏损害各组和无心脏损害组实验室指标的比较:心脏损害组在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4方面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心脏损害中ST-T/T改变组、心律失常组、瓣膜病变组的补体C3较无心脏损害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脏损害组相比,传导阻滞组、心包积液组、心律失常组的LDH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
   4.SLE患者抗SSA/SSB抗体和心脏损害关系:抗SSA/SSB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5.SLE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L)和心脏损害关系:ACL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心脏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CL阳性组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L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SLE易并发心脏损害,其中以瓣膜病变最为多见,且SLE并发心脏损害时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补体C3下降可能与ST-T/T改变、心律失常及瓣膜病变有关,LDH升高与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和心律失常组可能相关;发病年龄大者易发生心肌病变,则病程较长者易发生传导阻滞,抗磷脂抗体阳性则易并发心包积液、瓣膜病变及肺动脉高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