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研究
【6h】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时代与文学背景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政治动荡

第二节 近代产业工人的诞生

第三节 左翼文学与马克思理论

第二章 工人形象的实验

第一节 工人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集群、苦难与暴力

第三节 群像下的不同觉醒

第三章 形象塑造的“失”与“得’’

第一节 工人形象的书写困境

第二节 艺术对现实的失语

第三节 视野拓展与矛盾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左翼小说中塑造的工人形象”为切入点,在对整体背景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对小说中工人形象的演变历程、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的特征及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工人形象塑造的特殊困境及对今后工人小说形象塑造具有的意义。论文以尽可能客观谨慎的态度重新审视和评估左翼小说在工人形象塑造上所具有的审美和文学史价值。此外,通过对工人形象的窥斑见豹,使一直处于社会和文学盲点的工人群体及其形象塑造问题能真正引起文学研究者的重视。
   论文第一章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进程及国内环境,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发展和生存境况等背景进行整理;同时,从左翼文学的发生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两方面对文学背景进行概述,以此明确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塑造的文学语境。第二章对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塑造的演变、发展进行阶段性梳理,在大量小说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归结左翼小说中工人形象的特征。在表面的群像下,这时期的工人形象因各个作家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学传统而呈现出类别上的细微差异。第三章从审美和文学史的双重角度,探究左翼小说工人形象在审美艺术上的缺陷和在文学史上所具有的价值。生活经验的缺失与意识形态的冲突是造成作家的创作困境的主要原因,这种困境突显了时代现实与文学书写之间的隔阂与尴尬,造成了艺术对现实的失语。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左翼小说的工人形象所具有的文学史价值。最后一部分结语对整体论文进行总结,客观评价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在工人形象塑造上的得失,对这之后的小说写作中工人形象塑造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和具有的借鉴意义进行简述,并以此观照当下文学创作与研究中的工人形象塑造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