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与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关系
【6h】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与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序论

1 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研究

1.1 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之“美感经验力”分析

1.2 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之方法论建构

2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

2.1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之结构分析

2.2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之修辞分析

2.3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之寓意分析

3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对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继承与超越

3.1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对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继承

3.2 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对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超越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中国文学究竟有何特质?经历数千年发展变化的中国文学,是否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传统?自从中国文学成为一个现代学术概念,这个问题就被不断提出。20世纪以降,随着历代学者的不断追问,中国文学传统终于得以在西方文学早已确认的背景下得到体认,乃至建构。这就是自陈世骧发端,以高友工为旗帜,由散布于北美大陆及港台、新马地区的诸位学者共同构建的“中国抒情传统”。浦安迪的研究与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的关系。首先,浦安迪之研究与高友工开创的抒情传统体系有内涵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的承袭关系。具体而言,中国抒情传统中的抒情概念包括两个基本指向:“情”属于创作主体的内在领域,包括“诗言志”乃至“发愤以抒情”的主张;“抒”则指向外在呈现,包含“诗缘情而绮靡”的审美态度----而此二种的最终指向在于“境界”,即是哲学观念与价值判断,进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及生命意识。浦安迪的明清奇书文体研究正是从对明清奇书之结构及修辞的分析入手,进而推知奇书之内涵寓意及其诞生的哲学背景,这也正是一个从探讨“抒”之方式并最终以“情”之“境界”为落脚点的研究过程。然而与此同时,对叙事文学进行分析必然在方法论层面留有无法抹杀的叙事学理论痕迹,这又使得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又从高友工所设定的中国抒情传统论框架中突围而出,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性。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与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的关系可见一斑,然而如此明晰的关系却遭到了学界学者的忽略,这一点着实令人遗憾。 本文以浦安迪明清奇书文体研究与高友工中国抒情传统论之间的关系为论题,既论前者对后者的继承,又论前者对后者的超越。这种比较既体现在具体内容方面,更是方法论意义层面上的,而本文在具体阐述中则更偏向于凸显后者。笔者以此期望对中国明清奇书文体的研究、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研究、对建立中西方文学的友好交流尽一点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