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及其低分子量寡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
【6h】

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及其低分子量寡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海参简介

1.2 海参中各种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1.2.1 海参多糖

1.2.2 皂苷

1.2.3 蛋白质

1.2.4 脑苷脂

1.2.5 脂肪酸

1.3 糖胺聚糖

1.4 硫酸软骨素

1.5 海参硫酸软骨素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1.5.1 海参硫酸软骨素对凝血因子的作用

1.5.2 海参硫酸软骨素对TFPI的作用

1.5.3 海参硫酸软骨素对纤溶系统的作用

1.5.4 海参硫酸软骨素对出血时间的影响

1.5.5 海参硫酸软骨素促进血小板聚集

1.6 海参硫酸软骨素降血脂活性的研究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60Co γ射线辐照降解制备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寡糖及其结构分析

2.1 材料

2.2 试剂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海参粗多糖的提取分离

2.3.2 海参粗多糖的阴离子柱分离

2.3.3 寡糖的制备

2.3.4 相对分子量测定

2.3.5 离子色谱测硫酸根含量

2.3.6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单糖组成

2.3.7 红外光谱分析(IR)

2.3.8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2.4 结果与讨论

2.4.1 60Co γ射线辐照对fCS-Pg分子量的影响

2.4.2 60Co γ射线辐照对fCS-Pg化学组成的影响

2.4.3 红外光谱分析

2.4.4 一维核磁共振波谱氢谱分析

2.4.5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及其寡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3.1 材料

3.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海参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4.1 材料

4.2 试剂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4.3.2 实验动物分组及喂养

4.3.3 口服糖耐量测定

4.3.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4.3.5 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测定

4.3.6 肝脏重量和肝糖原含量测定

4.4 实验结果

4.4.1 fCS-Ib和fCS-Pg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4.4.2 小鼠体重

4.4.3 fCS-Ib和fCS-Pg对高血脂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4.4 fCS-Ib和fCS-Pg对高脂小鼠肝脏重量和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活力(GOT)的影响

4.4.5 fCS-Pg和fCS-Ib对高血脂小鼠血糖水平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以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为原料,提取制备了一种新的海参多糖,研究了一种新的海参多糖的降解方法以弥补现有降解方法的不足。通过这种新降解方法得到的海参硫酸软骨素(SC-fCS)的寡糖既保留了一定的抗凝血活性,又减少了降解前的副作用。同时,本文通过详细的结构分析确定了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fCS-Pg)的结构,并对fCS-Pg和美国肉参(Isostichopus badionotus)硫酸软骨素(fCS-Ib)的降血脂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究了海参多糖的降血脂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利用60Coγ射线对SC-fCS进行辐照降解。方法:将fCS-Pg分别在不同辐照剂量和不同样品浓度条件下辐照得到不同分子量寡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对低分子量寡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60Coγ射线能有选择性地破坏fCS-Pg主链的葡萄糖醛酸(GlcA),但对硫酸化岩藻糖(Fuc)支链没有影响。fCS-Pg的最佳降解条件:样品浓度范围为2%~10%;辐照剂量范围为10~50kGy。NMR的结构分析确定fCS-Pg为硫酸软骨素(CSE)骨架,取代方式为Fuc3,4和Fuc2,4。
  2、以不同辐照条件得到的寡糖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它们的体外凝血活性。结果表明:与fCS-Pg相比,低分子量寡糖的抗凝血活性较弱,其活性随分子量减小而减弱。因此,低分子量寡糖更适合作为预防出血风险的抗凝血药物。
  3、fCS-Ib和fCS-Pg在预防性高血脂动物模型实验中的降血脂活性结果显示:二者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并显著提高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同时,它们可以显著减轻高血脂小鼠肝脏重量,降低肝脏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力。fCS-Ib和fCS-Pg还能改善小鼠糖耐量受损和肝糖原含量的异常。它们的降血脂活性区别在于fCS-Ib对血清TG和肝糖原异常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而fCS-Pg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因此,fCS-Ib和fCS-Pg未来可能成为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的降血脂药物,其中fCS-Ib的降血脂活性和降血糖活性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