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船舶扣押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6h】

我国船舶扣押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综述

1.2.1 基本概念界定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方法

1.3.2 规范分析方法

1.3.3 比较研究方法

2 船舶扣押法律制度概述

2.1 船舶扣押的概念

2.2 船舶扣押的意义

2.3 可扣船舶范围

2.3.1 当事船

2.3.2 非当事船

2.3.3 方便旗船的扣押

3 船舶扣押的条件及方式

3.1 实质条件

3.2 形式条件

3.2.1 书面申请

3.2.2 反担保

3.3 扣船的方式

3.3.1 死扣押

3.3.2 活扣押

3.4 对船舶扣押方式的完善建议

4 船舶扣押的管辖

4.1 实体管辖

4.1.1 国际公约关于船舶扣押实体管辖的规定

4.1.2 各国国内法关于船舶扣押实体管辖的规定

4.1.3 我国扣船法院实体管辖权的现行法律

4.2 非实体管辖

4.3 不方便法院原则

5 错误扣船

5.1 错误扣船的概念

5.2 错误扣船的认定

5.2.1 主观标准

5.2.2 客观标准

5.3 错误扣船的基本形态

5.3.1 主体错误

5.3.2 客体错误

5.4 错误扣船的赔偿机制

5.4.1 船舶被错扣期间的费用支出损失

5.4.2 船舶被错扣期间的期得利润损失

5.4.3 提供担保所产生的损失

5.4.4 其他损失

5.5 错误扣船的防范

5.5.1 禁止普通法院违法扣船

5.5.2 加强扣押申请的审查

5.5.3 责令请求人提供反担保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的船舶扣押制度从无到有直到今天不超过20年,当今关于船舶扣押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2000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该法是在实体上以及程序上,都对《1952年扣船公约》和《1999年扣船公约》有所借鉴,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很好的兼顾了我国海事诉讼的实际与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扣船法律制度之间的平衡。可谓是一部完整可行的扣船法律。但是其仍在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法律条文制定的过于保守,理论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两者相互矛盾。因此,针对两大国际公约、发达国家地区间的船舶扣押法律制度的探讨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对两大法系主要国家以及我国船舶扣押法律制度中的船舶扣押范围、船舶扣押的条件及方式、船舶扣押的管辖和错误扣船四个方面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研究。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船舶扣押在我国法律的发展情况,并对船舶扣押、错误扣船等概念进行梳理,并以此引出本文讨论的重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船舶扣押制度的基本概述,在对船舶扣押的概念及意义简单介绍后着重探讨世界主要国家对船舶扣押的范围的法律规定,这些范围包括当事船舶、姐妹船舶、关联船和方便旗船四个。重点介绍了南非关联船舶扣押法律制度,并在如何应对南非关联船舶扣押法律制度的措施中提出了积极组织抗辩、外交途径解决、尽早确立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建议。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船舶扣押的条件及方式。分析不同法系国家对于船舶扣押的条件的不同规定之处以及相关的事后审查措施。并重点分析了“活扣押”和“死扣押”两种船舶扣押方式的优缺点,同时提出“活扣押”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内船舶且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何种扣押方式而不是由法院强制决定,并且建议尽快明确延长“活扣押”时间以补充国内立法的缺失。
  第四部分对船舶扣押中的管辖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案例说明船舶扣押的管辖权有实体管辖和非实体管辖之分,同时分析了我国使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必要性在于管辖权的偶然性、举证的困难性以及当事人的不便利等因素。
  最后是对错误扣船的相关理论尤其是错误扣船的认定标准进行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将其认定标准分为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两类,同时对错误扣船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分析,着重描述了错误扣船的赔偿机制并提出禁止普通法院违法扣船、加强扣船申请的审查、反担保等防范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